網友盼《高考天問》為拆除高考“獨木橋”下注腳
日前,廣東公布今年的高考分數,全省近70萬考生中約32%能夠上本科。當教育界還在為普及高中教育努力的時候,“普及大學”的腳步似乎緊跟上來。
在放榜的日子,高考狀元等詞語炙手可熱。社會關注的焦點都投向這些稀有人群身上。
為防止關注度的泛濫成災,我省繼續延遲公布全省高考前十名排名情況,但不會影響這些學生填報志愿。也就是說,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狀元, 但學生心里有底, 家長、學校也不糊涂。因此,在按分數、排名選填志愿的情況下,暫緩公布排名的效果并不大。此外,鑒于各地教育考核排名,類似排名、選填志愿早已炸開鍋。譬如從新浪微博也能發現河源“高考狀元”的相關信息。
高考放榜,有多少家庭歡樂?至少高考狀元、考入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家庭是歡樂的。筆者相信,從幾萬、幾十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這些人的素質必定超一流。高考不只是在比拼知識,無數專家早已印證。只是,在當下倚重高考的情緒下,原本是狀元家獨樂樂,卻被拉到公眾面前“暴曬”成了眾樂樂。公眾流露的復雜情緒,連“狀元” 也摸不透。
今日的狀元、天之驕子,應該是未來杰出校友,從此和母校結下不解之緣。對學校來說,除增強知名度、關乎高考排名,更多是對激烈生源大戰的考慮。對企業來說,關注度意味著消費市場,他們當然希望狀元充分地、全方位地“ 暴曬”,如果陽光不足,便拿來凸透鏡(聚集陽光) 照射狀元,雙方當然早談好了價碼。于是,狀元充滿商業味兒,眾家長還未看出孩子成為狀元的潛質,卻消費了何止成百上千塊。可見,除了狀元家獨樂樂,其他人對分享、傳遞這份微小快樂似乎興趣不大。
高考放榜后,多數家庭不快樂了。對未獲理想成績的考生, 做 “高四復讀”的決定并不艱難,他們也多慮起來,復讀并非“零風險” 的選擇。多數家長沒有因孩子考入大學而松一口氣。市民王先生的孩子高考成績不錯,準備填報華南農業大學。還沒踏進大學校門,王先生卻已在謀劃孩子畢業的出路—— 進入對口的公務員單位。此類不可或缺的多慮,造就中國式父母。
既然如此, 真正快樂的又是誰?最近,電視評論《高考天問》(詳見河源民生論壇: http://bbs.hynews.org/thread-292735-1-1.html ) 受到追捧,從中可發現快樂和不快樂的理由。其實,公眾不快樂并非源于高考, 要打破電視評論的悖論,可以從革除壟斷意識著手,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意識。
放榜, 讓該快樂的變得不快樂,不快樂的仍舊不快樂。中國父母將會考慮很多,但飯還需一口一口吃,請不要揠苗助長。對未來的焦慮,使高考的價值越來越輕。我們能否回到原點,像高考當天,家長給孩子以天然的信任,也讓孩子能好好體驗即將到來的大學。一步一個腳印,步履踏實天地寬,歡樂的總歸是大多數人吧。
周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