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彭建文昨日調研時強調全力以赴建好公共文化設施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在我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后,市長彭建文昨日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到市圖書館、博物館和群藝館等文化設施建設項目的選址用地進行現場調研。彭建文強調,市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和群藝館都是“創文”的“入場券”,必須擺在突出位置,加緊規劃建設,要將其建成群眾喜聞樂“用”的公共文化設施。
頂著烈日,冒著酷暑,彭建文一行當天先后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服務中心、圖書館、河源報業文化產業園及群藝館、客家古邑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建設項目的選址用地現場,詳細了解項目規劃情況。據介紹,市圖書館選址在市客家文化公園內,占地面積3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 萬平方米,設讀者座位1000 個,藏書100 萬冊,日接待3000 人次。目前,該館建設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組評審;根據 “創文”要求,市群藝館要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目前該館的館舍面積已達標,但館內功能室需進一步配套完善;客家古邑博物館將按國家一級館標準設計,用地面積約1.5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 萬平方米,力爭在2015年竣工使用。
隨后召開的專題研究會對以上項目的選址和規劃建設進行了具體調整和部署,并要求在完善規劃的基礎上,多方籌集資金,盡早動工建設。
“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是 ‘創文’的重要任務,也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完善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彭建文指出,市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和群藝館都是“創文”的“入場券”,要成功“創文”,就必須擺在突出位置,加緊規劃建設。他強調,要把握好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量力而行;功能完善,項目齊全等方面的原則。在規劃上適度超前,把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標志性建筑,確保幾十年不落后,使之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和記憶;在建設上要充分考慮當前我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民的喜好,做到便民利民,讓群眾喜聞樂“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