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蛇出沒 我市被蛇咬傷病例增多 到野外活動要防蛇
又到毒蛇出洞的季節! 據了解, 每年7-9 月是毒蛇咬人高峰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后初晴時,蛇就會出洞活動。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日前一位紫金的網友在某論壇發帖,稱他的一位鄰居在地里干活時不小心被蛇咬傷,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記者在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獲悉,進入7 月以來,半個月內市人民醫院已接診7 例被蛇咬傷的病例。專家提醒,市民在野外勞動或是到戶外游玩時,應注意不要被蛇蟲咬傷,一旦被咬傷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
野外干活被蛇咬
前幾日,家住源城區源南鎮的劉伯在地里干活,一不小心被盤在草叢里的一條蛇咬了一口,“當時就嚇怕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蛇。”在家人的陪同下,劉伯趕緊到醫院接受治療。
據悉,今年65 歲的劉伯是個閑不住的人,經常沒事做就到田間走動或到地里干活。“那蛇就在草叢里盤著,我伸手去拔草就被咬了。”劉伯說被咬了后,一開始也沒什么感覺,以為是被樹枝或什么東西劃破手指而已,后來看到手指流血,發現一條蛇盤在那里,才知道是被蛇咬了。劉伯隨后到醫院接受治療,并打了抗蛇毒血清,家人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以后下地可要注意,被蛇咬了,不但要花錢打針治療,還不知道這蛇有毒沒毒,要是被毒蛇咬到,那就危險了。”
多數被咬的是老人
記者在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獲悉,進入7 月以來,半個月內市人民醫院已接診7 例被蛇咬傷的病例,年齡介于30 歲到40 歲之間的有兩例,4 例為50 歲以上的老人,還有一例是80 多歲的老人。
為什么被咬傷的都是成年人呢?“大多被蛇咬的都是農民,因為他們要在野外干活,而且看不清蛇在草叢里,不小心就被咬了。”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值班護士告訴記者,每年這個季節都有不少被蛇咬傷的市民到醫院治療,多數都是下地干活或在野外活動時不小心被咬的,其中老人居多,主要是老人動作比較緩慢,沒有及時避開蛇的攻擊,另外,老年人視力不佳也是一大因素。如果一旦被蛇咬到,有條件的話,自己可以第一時間作傷口處理,并要盡早到醫院接受治療。
被蛇咬傷盡早治療
“在河源地區,常見的蛇有竹葉青蛇、眼鏡蛇及眼鏡王蛇。”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徐福興告訴記者,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有當人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不主動向你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而且蛇出洞時間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野外干活或野外活動的市民就要注意,盡量避免被毒蛇咬傷。
徐福興提醒市民,一旦被蛇咬傷,應第一時間盡量把傷口的淤血擠出,并用繩索作近心端扎結,有條件的可作傷口切開排毒,減少毒液擴散,減少毒液進入血液系統,另外不要過多清洗傷口,因為這樣反而容易造成血液過快進入循環系統。同時,要盡快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治療,盡早注射抗蛇毒血清,可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和避免發生生命危險。他還提醒,如果把咬人的蛇打死了,應該把蛇一起帶到醫院,方便讓醫生辨認,確定使用哪種類型的抗蛇毒血清,作更好的治療。
本報記者 梁小鴻 見習記者 葉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