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聞點評
本報7 月30 日報道:暑假到了,不少從鄉下來到市區看望父母的農村“留守”兒童因為家長忙于生計無暇照管,遭遇了“再度留守”。他們或幫父母做事,或被“囚禁”在出租屋,或出門泡網吧,成了意外事故的高發群體。
點評:農村兒童的二次“留守”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新問題。新問題的解決,需要思路和制度的創新。我們期待,城市里的各種慈善組織和志愿者組織,可以以“小候鳥”為服務載體,展開多種多樣的服務,政府也應當開放、規范民間組織,讓民間組織在諸如此類問題中發揮一定的作用,還可以通過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形式讓“小候鳥”在城市的假期得到更加專業、妥善的照顧。
本報7 月31 日報道: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召開,提出“為人民幸福而發展”,通過實施生態經濟、宜居城鄉、文化河源、善治河源四大戰略,謀劃打造“廣東綠谷”,探索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點評:“廣東綠谷”之所以成為會議關注的焦點,就在于這一新概念的提出符合省委、省政府對我市作為生態發展區的定位,突出了生態優勢這一我市最重要的比較優勢,前景廣闊,大有作為。對于資源極為豐富、生態環境一流,但仍處于后發的河源而言,通過打造“廣東綠谷”,將進一步改變后發地區經濟發展靠拼資源、拼土地等要素的落后理念,在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本報7 月31 日消息:據國家統計局河源調查隊的一項調查顯示,上半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370.7 元,同比增長11.1%,人均消費性支出5404.04 元,同比上升逾15 個百分點。
點評:支出增長得比收入快,花得比賺得快,難怪總覺得入不敷出。關鍵是,多花的錢去哪了? 倘若吃得更好更放心,住得更大更舒適了,咱心里還算有點譜。
欄目主持: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