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鵑花廊”兩年后展現芳容
在陽光的照射下,高速公路兩旁剛剛經過雨露滋潤的樹苗,生機盎然,分外靚麗。粵贛高速公路和平縣上陵段,工人開始對種下不久的樹苗施肥,期盼公路沿線的生態景觀林早日成帶。
全面啟動生態景觀林帶示范段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的 “十件實事”之一。日前,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今年生態景觀林示范段建設不少于110公里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車在路上走,猶如畫中游”的美景現雛形。
從和平縣上陵鎮的高速入口驅車而上,在上陵、大壩、陽明、合水等4 個鎮的粵贛高速沿線路段,你將看到一排排挺拔的杜鵑樹。后年,你就不用羨慕貴州畢節地區大方、黔西兩縣的“百里杜鵑長廊”,因為這里也將形成。
為了打造這道亮麗的風景線,和平縣將建設任務分解到沿線每個村,同時,從縣財政預算中劃撥 1000 萬元,專門用于生態景觀林帶建設。縣林業部門每天出動 250 人在沿線,為種下不久的杜鵑樹進行除草、松土等護理工作,歷時20 天完成生態景觀林帶的第一輪撫育任務。
按照規劃,和平縣在粵贛高速和平段兩旁網外迎面坡水平種植 20 米-30 米寬的毛杜鵑和簕杜鵑,其余種植喬木,而在高速公路沿線的巖裸露地、崩崗等地則種植爬墻虎等藤本植物進行覆蓋。另外,該縣還在生態景觀林帶周圍營造一條10 米-15 米寬的生態防火林帶。目前,和平縣正對生態景觀林實施追肥撫育,促使其早日成帶,打造粵贛高速沿線生態景觀林帶入粵第一站(段)的亮點工程。
按照《廣東省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規劃》,全省統一規劃建設23 條共1 萬公里、805 萬畝的生態景觀林帶。2011 年開始試點,力爭3 年初見成效,6 年基本成帶,9 年完成各項指標任務。根據省規劃,今明兩年我市要完成232 公里的建設任務,今年至少完成110 公里示范段的建設任務。
建設生態景觀林帶,既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生態優勢,也是我市發展生態經濟、實現生態崛起的重要保障。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目前我市已完成了粵贛高速和梅河高速路段生態景觀林帶示范段(20-50 米范圍內)建設任務136 公里,折合面積0.86 萬畝,提前完成今年不少于110 公里的建設任務,其中和平縣率先一年內基本完成兩年示范段任務。
荒山綠地,成活是關鍵。下半年,市林業局將強化撫育管理,開展工程檢查。發現死株,責任施工單位將及早補植,并開展撫育施肥,促進林木生長,同時做好綠化大苗支撐保護工作,防止苗木倒伏,確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達到93%以上。
據介紹,生態景觀林帶工程建設,旨在充分保護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和江河兩岸自然植被,加快實現交通主干道兩側、江河兩岸的綠化由量向質的轉變,大力改善生態環境,構筑綠色生態屏障。
我市今年啟動的梅河高速和粵贛高速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被列入我市的生態景觀林帶示范段。其中梅河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主題為“百里楓香長廊”,形成紅葉為主調的森林生態景觀;粵贛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以“百里杜鵑花廊”為主題,營建以暖色系為主色調的森林景觀,充分展示“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的城市主題。
按照計劃,到2015 年,全市需完成生態景觀林帶建設任務838 公里、折合面積96.9 萬畝。目前,各項工作正順利有序推進。
本報記者 劉曦 通訊員 曾淦章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