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維修業新規本月實施 “小病大修”最高將罰3萬元
進入夏季以來,持續的高溫天氣使不少家電頻出故障,家電維修進入高峰期。針對家電維修行業“小病大修”、“偷梁換柱”、 “隨口定價”等現象,商務部發布了《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8 月1 日起正式實施。《辦法》要求家電維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且禁止虛列、夸大、偽造維修服務項目,違規者最高可處3萬元罰款。
規范:維修人員須持證上崗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市民在維修家電時都吃過虧。今年 6 月份,在某單位上班的駱先生使用兩年多的手機出現了問題,由于保修期已過,便在市區找了家維修店進行維修,花費了90 元。然而,駱先生的手機沒過幾天又出現問題。
“肯定是上當了,不然怎么那么容易壞呢!”當了解到本月實施的《辦法》對家電維修人員有規范標準時,駱先生表示,以后選擇修理店會更加謹慎,并會注意檢查維修人員的資質,確保自己的權益。
針對家電維修服務人員良莠不齊的情況,《辦法》規定,家電維修從業人員應當具備從事相應維修活動的職業、技術資質。同時,家電維修經營者應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營業執照,維修人員在崗時應佩戴或向消費者出示職業資質標識。而受訪的市民中,多數人都是電器過了保修期就隨便找維修店維修,至于更換了什么,維修了什么,市民都表示不清楚。
處罰:虛報故障最高罰3萬
由于缺乏專業技術知識,不少消費者都曾遭遇家電維修 “陷阱”。記者在市區沿江路電腦城遇到在酒店上班的小吳,她告訴記者,自己的電腦在運行的時候越來越慢,最后不能正常啟動,便送到附近的電腦店里維修。店員檢查后表示電腦系統遭破壞,要重裝系統才能解決問題。于是小吳在電腦店花了3 個多小時把電腦系統重裝好,并按電腦店出示的維修價格,交了30 元的修理費。
可電腦拿回家沒用幾天又出問題了,于是小吳這次過來電腦城找了熟悉計算機的朋友幫忙檢查才發現是個小問題,修復一下一兩分鐘就解決了,根本不用重裝系統。
隨著《辦法》的實施,家電維修行業“小病大修”、“偷梁換柱”、 “隨口定價”等現象有望被根治, 如果違反上述規定拒不改正的,可向社會公告,對于情節嚴重的,最高可處3萬元罰款。
提醒:最好找正規維修點
《辦法》出臺后,市區的實施情況如何?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多家小型家電維修店,大多維修店雖然都有懸掛營業執照,但并未明示服務項目和家電配件的收費標準等《辦法》規定的內容。多數家電維修從業人員均無從事相應維修活動的職業、技術資質。
在市區旺源路附近的一家維修店內,記者看到店內并無任何品牌的授權證明,但店內各類電器及電器配件雜亂堆放,還出售二手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問及店主是否有某品牌洗衣機的配件時,他很肯定地說任何洗衣機都可以維修好。
相關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在尋找維修服務商家時應通過正規渠道,盡量尋找聲譽好、有資質、明碼標價、有固定經營地址的商家,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要注意檢查核實上門服務人員的身份及技術資質,注意保留維修單據、發票等服務憑證,以便在發生糾紛時維權。
本報記者 葉園
網友報料詳見河源民生論壇:http://bbs.hynews.org/thread-302811-1-1.html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