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何忠友批示紫金龍窩信訪維穩經驗值得學習推廣
從并鎮之初的上訪鬧訪問題大鎮一躍成為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先進鎮,近日,紫金縣龍窩鎮的綜治信訪維穩經驗受到市委書記何忠友的充分肯定,并在相關資料上作出批示:“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百姓的事當自己事。龍窩的例子值得學習、推廣!”
龍窩經驗為何引起市委書記何忠友的關注?龍窩是全市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鎮,特別是三鎮(村)合一后人際關系復雜,各種矛盾疊加,龍窩成了名符其實的上訪鬧訪問題大鎮。2009 年以來,龍窩鎮委鎮政府認真解決矛盾糾紛,有效化解歷史積案,連續三年未發生縣級及以上集體上訪事件,一躍成為維穩、扶貧工作先進鎮,去年還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為我市唯一、全省僅三個的“ 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今年4 月被評為“市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先進單位”。
變堵為疏
據了解,為從源頭上減少群眾無序上訪,龍窩鎮政府變“堵” 為“疏”,對上訪群眾進行引導。對個別急、難、險案件,實行領導帶訪。此舉既讓群眾容易接受,也在政府與群眾之間建立一條良好的信訪流程,有效規范了群眾信訪行為,預防無序上訪、群體性事件發生。
“大排查、大摸底、大調處、大監控,確保早發現、早化解、早處理。” 龍窩鎮根據事件嚴重性把矛盾糾紛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上至黨委書記,下至當地包片領導包案辦理,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情法相融
龍窩鎮在調處案件時注重換位思考和有效溝通,讓群眾的怨氣慢慢平息,矛盾化解于不知不覺中。今年3 月,東坑村鐘某勝、葉某森之間發生耕牛歸屬之爭,雙方互不相讓,提出花費再多的錢也要打贏官司,并愿意各拿出5000 元對兩頭牛進行親子鑒定。調處干部認為,這是一個“ 雙賠”的做法,誰都得不到好處。后經多次上門勸說,最后雙方法庭外達成協議,由鐘某勝補償葉某森1300 元后牽走爭議牛。
“群眾糾紛絕大多數是一般性質的民事糾紛,只要在調處過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般的鄉規民約即可解決。”近年來,龍窩鎮的民事糾紛絕大多數案件均在法庭外得到解決。
本報記者 黃仕忠 見習記者 廖宇陽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