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京劇撞上了比基尼
近日,一組頭戴傳統戲劇頭飾、身穿性感比基尼的模特照熱傳網絡,讓“京劇比基尼”成為新話題。據了解,組照來自今年4 月的第37 屆國際比基尼小姐大賽新聞發布會。有網友稱這是“糟蹋國粹”,也有人認為是一種創新。
正方:
這是藝術創新
“京劇比基尼”其實也沒什么不可以,只要是在尊重藝術和美的前提下的嚴肅創作,能給人帶來一些審美愉悅感,就可以被接受和欣賞。愈加傳統的東西就越是具有民族性,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民族藝術也是世界藝術的一部分,如何把握不倫不類與發展傳統藝術之間的分寸,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還要有深厚的藝術造詣。 “京劇比基尼”的藝術探索和嘗試,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恐怕現在還不能下結論,但作為藝術探索,沒有什么不可以。
穿比基尼唱京劇,怎么就成了文化的災難了?我們的國粹好像貞潔烈女一般,容不得半點挑逗。京劇只是一種藝術形式,年輕人穿比基尼唱京劇,至少說明他們心里有京劇,如果動輒上綱上線,用這種態度把國粹供起來,國粹只能末路一條了。
網友“失憶癥”
——摘自國際在線
反方:
國粹無需妖媚的潮流
京劇很美,美在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美在極富表現力的唱功和婉約的內涵;比基尼也很美,美在半遮半露的誘惑,美在秀色可餐的躁動。前者演繹著經典令人心曠神怡,后者春光無限令人一飽眼福。只是我們不解,當戲服不再是戲服、比基尼也不再像比基尼的時候,這樣的美還是一種美嗎?
國粹就是國粹,比基尼就是比基尼。京劇作為國粹,要的就是那種古典的優雅,人性的矜持,根本不需要什么“新潮”的元素,也無需追逐妖媚的潮流。比基尼原本只是女性的泳裝而已,離開了泳池沙灘,即便是再怎么故作矜持,也難以擺脫“淫欲”的嫌疑。所以,這種偏離了京劇本來精神的所謂創新,本質是低俗的,是對國粹的踐踏,是一種藝術的墮落。將京劇與比基尼不倫不類地拉到一起,可能短時間上能獲取年輕人的好奇心,但從長遠看,只能是將京劇逼上絕路。
網友枯葉
——摘自新華網
欄目主持: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