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屆客家文化節將把最美客家文化展現給全國觀眾
演員們正在加班加點排練節目。
11 月18 日至20 日,中國第二屆客家文化節在我市舉辦,屆時,將有來自全國20 多個客屬地區或客屬團體參加盛會,19 支文藝團體1000 多名演員傾情演出。日前,記者從市委宣傳部獲悉,文化節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其中,開幕式晚會籌備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連日來,記者帶著好奇,來到多個排練現場探班。
分享客家新娘的喜悅
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的舞蹈室里,一群姑娘身著紅色紗裙,或站在藤凳上遙看遠方,或端坐于藤凳上,宜喜宜嗔,不時出現客家姑娘洗衣、抱孩子的動作。指導老師韓博瑩告訴記者,所排練的是在開幕式上表演的舞蹈《客家新娘》,反映的是一群女子由女孩變新娘的過程,體現客家女子嫁做人婦,承擔家庭重擔,自強不息的高貴品格。
“每一個女子都會從青蔥少女變成勤勞的媳婦,她們不僅要面臨身份上的轉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改變。”舞蹈的動作雖然相對簡單,但如何用肢體語言去詮釋這一身份轉變的復雜心理,對于這群稚嫩的演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為此,韓博瑩給演員們講解客家嫁娶的風俗,播放關于客家新娘的紀錄片及歌曲。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教起,指導演員們反復練習。在現場,記者看到,一張張含羞帶怯的笑臉上充滿著一種待嫁女子幸福的笑容。
帶著孩子來排練
“擺腰,笑……”在河源廣播電視大學的排練廳,老師羅雪梅在指導演員們排練。一群身材曼妙的女孩身著練功服,或手拿涼帽,或手持花籠,在旋律中翩翩起舞。羅雪梅告訴記者,這支有57 名演員參與的舞蹈是客家文化節開幕式上的開場舞《星火相傳》,這個舞蹈融入了最具客家特色的元素,也叫花燈舞。
作為指導老師的羅雪梅,是一位7 歲孩子的母親。自9 月份以來,她們就為了這個節目在加班加點地訓練。她原本一周要給學生上18 節課,而緊張的排練相當于在原來的基礎上,每天額外添加了 2 節課。由于沒時間做飯,兒子都是在他叔叔家搭伙。每天晚上7 點半至9 點是舞蹈排練的時間,由于丈夫在異地工作,無人看管兒子,羅雪梅只好帶著孩子來排練。目前,這支舞蹈結構上已經編排完畢,處于細節上的打磨階段。羅雪梅笑著說:“帶著壓力前行,我們會奉獻一場完美的演出。”
一個動作練習七十遍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給觀眾帶來一場高水準的晚會,演員們只有加緊地練習。韓雪瑩說,在《客家新娘》舞蹈中,有一個客家新娘出嫁時的動作,演員們要把手中藤凳上扎成一朵花的紅布解開,變成一件客家新娘的嫁衣圍在腰上。在完成這個動作時,演員們既要動作迅速地打開紅布,又要優雅地擺動裙擺把嫁衣穿上。為了使這個動作盡善盡美,裙子上的暗扣都是由演員自己一針一線縫制的,光是穿裙子這一個動作就已經練習了七八十遍。
在中國第二屆客家文化節開幕式晚會上,將有來自全國各地客家地區的19 支文藝團隊的精品節目,其中河源占據5 個節目。舞蹈《采茶的妹妹擔柴的哥》就是其中的一個,排練中,演員們經常有踮腳、旋轉的動作,舞鞋容易磨損。對此,隊長王海州笑著說,演員們自己也記不清到底磨爛了多少雙鞋。
本報記者 劉曦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