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光伏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 省科技廳將出招扶持發展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記者前日從市相關匯報會上獲悉,我市將積極推動市高新區申報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光伏新能源研究院。當日,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在會上表示,將力助河源加快市高新區創建“國字號”步伐、創建光伏新能源研究院,提高河源科技發展水平。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利用超白石英砂原材料資源優勢,先后引進廣東漢能、中晶集團、旗濱集團、廣東國華等一批新能源產業龍頭企業項目,初步形成了以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生產和太陽能發電為主的光伏新能源產業,被列入省規劃發展的三大光伏產業基地之一。基于此,我市希望省科技廳支持河源創建光伏新能源研究院,通過整合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科技資源,解決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以開發出一批核心技術與專利,力爭通過3-5 年的努力,建成國內領先的研究開發中心和產業創新基地。李興華對此表示贊同,他建議將該研究院設在企業,省科技廳將從政策、人才、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
當天,李興華一行還考察了河源中光電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漢能光伏有限公司等5 家企業,調研企業的科技創新、自主研發等情況。他希望河源走科技創新之路,力爭建成山區城市的高新技術發展示范區。市長彭建文在參加活動時表示,我市將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全市科技產業發展。
據了解,到目前,我市組織實施國家、省級和市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達513 個,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6 家。此外,我市還組建了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 1 個;共建研究院、研發基地5 個,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1 個;有省級工程中心10 家、市級工程中心28 家、省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9家。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