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玩微博別玩“火” 輕率轉發或成謠言的“二傳手”

                網絡,越來越多地參與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它成為大家傳播信息了解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參與社會事件的廣闊平臺。微博出現后,更是以其方便迅捷等特點,成為許多人的新寵,“織圍脖”之風,一時席卷了各個階層。

                然而,因在微博中發布和轉發未經核實的消息和內容,也引發過不少爭議。不久之前,河源就接連發生幾起未成年人因發微博散布H7N9 謠言而受到行政處罰的案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人人手中都有“麥”的時代,利用網絡發聲時,怎樣才能像平時為人處世那樣講自律、道義與擔當,不因一時沖動而“引火燒身”,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思考……

                傳播信息 辨別真偽很重要

                4 月16 日,當河源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生李小陽(化名)在新浪微博上寫下“河源出現第一例禽流感疫情,建議市民做好防御工作”,并點下“發布”的時候,他絕對沒有想到,后來自己會因為這條微博受到公安機關的處罰,并因此成為熱議事件的主角。

                小陽想得很簡單,當時,全國數個城市不斷公布H7N9 感染病例,居民人心惶惶,恰逢有同學跟他提起,河源也有人感染了此病例,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想到就此發布一條微博,擴散信息,提醒一下市民,希望他們能“加強預防”。在這個17 歲少年的心里,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

                當天凌晨兩時許,市公安局職能部門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了這則信息,便立刻對此進行監控,并在第一時間報告給了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也迅速做出了反應。當天下午,在從市疾控中心確認我市尚未發現H7N9 疫情,此條微博為不實信息之后,警方找到了小陽,并處以罰款500 元的治安處罰,同時告誡其監護人及學校給予思想教育。

                “當時我們一分析,他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撤銷了所發布的不實信息,對于自己魯莽的行為也很后悔,并且寫了道歉信。”執法民警回憶。

                無獨有偶,4 月19 日,新浪微博上又出現了“河源出現第一個H7N9 病毒患者,是河源電廠的員工,現在已被隔離”的信息,確認不屬實之后,警方將發布者鄭某傳喚歸案,并對其予以治安拘留5日的處罰。

                4 月21 日,又有連平縣上坪中學的學生在騰訊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河源已有3 人得了H7N9”,并呼吁大家提高警惕。同日,又有微博稱,“聽說下一個強地震的地點在廣東湛江,震級7.3-8.0,各位,最近小心注意”,經證實,發布者為龍川某中學的學生。兩起事件皆為未成年人發布不實謠言信息,發布者均受到了相應的治安處罰。

                插柳無心 苦果也得自己嘗

                今年4 月,我市幾例微博散布謠言的案件,分別關涉了大家廣為關注的H7N9 疫情和地震事件,均被公安機關及時發現并進行妥善處置,才沒有造成大規模恐慌等惡劣后果。事件發生后,警方及媒體對散布謠言被懲處的情況進行報道,呼吁網民提高法律意識,加強公民責任心。

                據民警介紹,他們對幾位嫌疑人的懲處,都是遵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該條款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他們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最大的也只有18 歲,本著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我們實行了寬大處理。這幾個案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聽人家說后,沒有進行任何核實就發布到網絡上,并且,他們先前并沒有意識到這是違法行為。”一民警提到,“私下場合談論沒事,但是,通過公共途徑進行散播,就是違反法律了。”

                網絡給信息的快速和廣泛傳播提供了可能,但許多未成年人缺乏應有的鑒別能力,對相關法律法規也不了解,又很容易就產生參與的沖動與熱情,因而導致“引火燒身”。“其實不止未成年人,現在許多微博用戶都喜歡發布一些爆炸性的消息來吸引眼球,增加點擊率,讓別人加關注,這也是謠言傳播的重要原因。”他還說。

                道聽途說 豈能當“白紙黑字”

                其實,除了這些已經夠得上行政處罰的案件,因為發布者一時心血來潮,未考慮后果而發布不實信息“惹禍上身”的個案還非常多,有些甚至還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2011 年8 月,各地相繼發現“地溝油”,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市區某中學學生小晶(化名)和朋友吃宵夜時,聽朋友說起某早餐店使用地溝油,便在新浪上“織”了一條“圍脖”,以吸引大家眼球。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此微博迅速被網友大量轉發,河源各大論壇上,《南門察記早餐被河源衛生局查出使用地溝油罰款20 萬?》的帖子一時遍野。

                網友議論紛紛,察記早餐店本在當地頗有口碑,聲譽也因此受到重大影響。不得已,察記負責人向派出所報警。

                調查結果顯示,這條微博散發的實為虛假信息。察記早餐店負責人表示,早餐店使用的食用油都是在河源偉立食品商行統一購買,庫房里還有未使用的食用油,并且完整地保留著最近3 個月來購買食用油的收據。而市衛生局也表示,餐飲業目前歸屬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管轄,衛生部門不會單獨對餐飲業進行查處。

                后來,小晶也發微博道歉,稱自己并未核實,微博所發信息“純屬個人言論,沒有事實依據”。而對于早餐店的“保留追究始造謠者的法律責任的權利”,小晶也一直心懷忐忑,那段時間精神十分緊張。

                “網絡時代,我們有發聲的自由,但不能因為這種自由就忽略了公民應該承擔的基本道義和責任。網絡是個擴散性很強的東西,許多時候,我們可能因為一時沖動或者其他原因,發布某條信息或者某篇文章、某段視頻,但是我們要知道,一旦公之于網絡,后果可能就不是我們所能夠預料和掌控的了,而給當事人或者當事企業造成的傷害和損失,更是大到你可能難以想象的地步。更殘忍的是,在這些不實信息散布出去之前,甚至從沒有人向當事人求證過。”某位曾經深受其害的老師感慨頗深。

                輕率轉發或成謠言的“二傳手”

                不僅是個人隨意發布微博,影響力較大的公眾媒介不加辨別地轉發微博,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

                本月上旬,河源同城會轉發了某網友的一條微博:“請大家以后不要到XXX店這里買東西,這里服務態度差的要命,那女的又難講。”并且貼了圖片,同時@了河源論壇、河源百事通等微博。

                結果似乎有些出乎同城會的意料。此次轉發遭到了許多網友的狂批,并在微博上開始了一場“河源網絡最具影響力的河源同城會新浪微博被網友狂批,你怎么看”的討論。

                有網友指出,“話說你們這樣無鑒別的轉發,是極不負責任的。”也有網友表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個道理都不懂,就來轉發,我可以爆粗口嗎?”有網友評論,“真的嗎?如果是誹謗,你是不是也要承擔責任。既沒有拿出證據來說明,也沒有更多地說明情況,你作為一個同城會微博是不是不應該這么輕易地轉發這種會毀人形象的微博呢?”更有甚者,直接回復,“支持同城會換人!”

                有人懷疑是某店或者某團出來 “黑”同城會,但網友更多地是質疑河源同城會作為一個公眾媒體,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就轉發這類具有明顯針對性的信息,是否過于輕率?

                相類似的事件,在網上多得不勝枚舉,網絡在提供給我們便利,甚至進行輿論監督的同時,對我們的責任心和判斷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直播 你考慮周全了嗎

                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這便也注定了它的復雜性。網絡的江湖,許多人上演起了“百變大咖秀”,有人撕破平日的偽裝,真實地展現自我,有人在網上做著關于另一個自己的夢,也有人釋放著自己的欲望,不斷地變換著身份。有人感慨,“網絡上的,是一個如此陌生的自己。”

                有些人是出于好心,也有人是出于增加點擊量、提升關注度等,還有些人只是一時憤慨,甚至是無意之舉,結果就造成難以平復的后果…… 隱藏的這些舉動和目的的背后,是法律意識和責任心的欠缺。而受眾的盲從,也在客觀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種種合力之下,形成一股強大的信息流,誤導人們對真相的認識。

                公安人員建議,要以真實的心態和人交流,尊重他人,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借助微博平臺實施公益行為的一些活動,可以頂一下。同時,在龐雜的海量信息中,難免有良莠不齊的狀況,網民必須進行判斷,同時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網絡上的信息所欺騙,而對于有傷害別人行為的微博事件等,也要及時向警方舉報。

                最近,也有媒體曝料,有不法分子利用微博追蹤用戶信息,然后實施有針對性的犯罪。某些“微博控”往往習慣對自己的生活進行“直播”,走在路上有什么見聞,今天吃了什么食物,住的地方是什么樣子,都喜歡“有圖有真相”。有些人是想跟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拉近彼此的距離,因此經常發布一些零碎的生活細節。但是,世事偏有偶然,媒體就曾經披露過一則案例:犯罪嫌疑人無意間發現一網友微博上上傳的照片和自己附近的小區一致,又根據“直播”基本了解了戶主的行程,最后一時邪念難消,實施了入室盜竊。

                警方表示,我市目前為止尚沒有此類事件發生,但也建議網友提高警惕,不要隨意泄露自己的家庭詳細住址、每天的活動路線等信息,而涉及隱私的“有圖為證”更需謹慎,以防被 “有心人”利用,威脅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注:本文牽涉到未成年人皆用化名

                本報記者 刁城邦 見習記者 岳超群



          相關熱詞搜索:微博


          上一篇:因雨水量大 保安用泥土擋水防止進車庫 業主報警
          下一篇:偽造身份證謊稱要買家具騙錢 “干兒子”坑爹娘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国产午夜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无遮挡无码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91香蕉国产线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2019天天做天天拍天天夜|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鲁不死色原网站|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av综合|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大香人蕉免费视频75|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1024香蕉视频|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男人把j桶进女的屁股的动态 |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做www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