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處顯身手 我市首次用“機器人”排查下水道
工作人員正操作機器人準備下井工作。
四個輪子上面,裝著一條帶有攝像頭的長手臂,這是什么東東?小孩玩具還是月球登陸車?昨日上午,市政維修工作人員在市區江寶路利用機器人下井檢查下水道,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市民圍觀,大家紛紛對它的作用猜測起來。
記者了解到,這個機器是由市城管局新引進的下水道排污機器人,在我市屬于首次使用。工作人員通過路面遙控控制與電腦視頻監控,機器人可以進入下水管道進行排查。地面人員掌握了機器人排查的信息后,再配合使用疏通車對下水道進行疏通清理,無須人員下井即可完成地下的清理工作。市民看著機器人高效的工作,紛紛拍手稱贊。
機器人做人所不能做
記者在江寶路現場看到,市政工作人員將一臺有4 個輪子的機器人放入下水管道的沙井中,路面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屏幕可以清晰看到機器人拍攝沙井中的情況,隨著工作人員遙控器的操作,機器人敏捷地進入下水管道,還可以一直往前排查。
“可以清晰看到管道內的情況,連連接縫有沒有問題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操作機器人的工作人員指著電腦屏幕向記者介紹,這臺機器人是進口的排污機器,能 360 度旋轉,可以隨意“ 站立蹲下”,調整“體型”適應不同的下水管道。由于下水管道內比較危險,人工無法進去開展工作,現在這臺機器人就完全可以搞定。
“目前這臺機器人的作用是做檢查,將地下情況反映到地面。”工作人員介紹,機器人身上有強光和視頻,可以在漆黑的地下管道里摸查,同時還能錄制視頻,如果遇到坍塌或其它嚴重堵塞,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機器人收集的信息情況,給設計施工方案提供更直觀的信息。
聯合疏通車強力清理
“我們可以根據機器人收集的信息設計排污方案,用聯合疏通車進行疏通。”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使用的聯合疏通車也是最新引進的多功能車,具備吸污、排污、清洗、排水等功能。
在江寶路現場,經過機器人進入下水管道檢查發現兩個沙井之間有些堵塞,無法正常排水。現場作業負責人指揮聯合疏通車在上一個沙井進行排污,先進行吸污,將堵塞物吸進聯合疏通車上密封壓縮真空處理,全程都是密封管道進行,更不會給附近空氣環境造成影響。
通過吸污后再進行強力的沖洗,據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這臺聯合疏通車沖洗的水壓可達200 米高,相當于我市高噴的最高度。強力清洗后,堵塞的下水管道就被疏通了,在下一個沙井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污水順暢排流。
20多年未清理管道
“有機器操作肯定效率高了,有些人工無法疏通清理的,現在也能搞了。”現場的維修工人告訴記者,使用機器人和疏通車聯合 “作戰”,可以攻克施工人員不敢踏入的“禁區”。
據了解,市區多數的下水管道建成有20 多年,因為很多下水管道比較狹窄,而且管道內有沼氣,根本無法進行人工清理,所以市區下水管道建成后至今有20 多年都未系統地排污清理過,還導致了有些路段因下水管道堵塞而引發水浸街、坍塌等現象。記者從市城管局了解到,引進了排污機器人和聯合疏通車后,可以有效安全地進行地下排查工作。目前已將市區長塘路路段的下水管道排查清理完畢,接下來將繼續在市區全面排查下水管道,解決下水管道堵塞的問題。
本報記者 葉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