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火火”落網引發網友深思
近日,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制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拉開序幕。將“謠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個謠言”奉為準則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和非法經營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一時間,“網絡犯罪”的話題引起我市民生論壇網友們的熱議。
“鐵道部已向在‘7·23’動車事故中意大利遇難者茜茜協議賠償 3000 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接近兩億)、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李雙江之子并非其親生的……這些聳人聽聞的‘內幕消息’經過微博發出后,個個都成了網絡熱點話題。但是有誰會想到,這些說法全部來自網絡紅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杜撰呢?”這些真相,讓不少網友表示“被騙了”,“曾經讓我義憤填膺的新聞,原來是‘網絡推手’無中生有,賺取了我的憤恨和眼淚,還賺足了金錢。”“看了他的視頻,真是朵萬年一開的奇葩,這種人害起人來沒有底線,對付他的最好辦法,就是不理他。”有網友表示要嚴懲這些“網絡造謠者”,“對于這些網絡推手,要嚴加處罰,人言可畏,語言有時是一把利劍啊。”網友“白飯魚”分析道:“其實,‘秦火火’已非一個人,而是一種網絡現象。如果沒有網絡的巨大傳播能力,秦火火就算是在任何一個角落喊破喉嚨,造成的響動也有限;如果沒有喜歡聽八卦,熱愛重口味,熱衷于尋找顛覆性信息的網民的趣味作為誘導,秦火火怎么能憑謠言博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網絡的地方,也就會產生“網絡謠言”。只要有利益可圖,只要還有人想利用網絡“一夜成名”,網絡造謠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刑拘了“秦火火”,還會有“陳火火”“李火火”的,“網絡造謠”更不太可能會銷聲匿跡。有謠言不可怕,出現網絡推手“秦火火”也是意料中的事,如何應對“ 秦火火”,這才是我們所要深思的。除了需要法律的威力,以及網民、網站的自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及時澄清謠言的勇氣。身正不怕影子歪,政府部門要潔身自好,要做到信息公開,接受公眾監督。政府公信力越來越高,越能夠贏得公眾信任,也越能夠使網民提高“辟謠免疫力”。面對“網絡謠言”,及時澄清,還民眾以真相,“網絡謠言” 自然不攻自破。哪怕是出現再多的“秦火火”,也不足為懼。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