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小候鳥首先要關注外來工
本報8 月28 日報道:這是一群特殊又普遍存在的孩子,暑假的時候,他們從老家來到這個父母工作所在的城市,度過短暫的相聚時光,被稱為“小候鳥”,這幾日,他們又陸續回到自己生活的鄉村,回歸“ 留守兒童”。父母忙于生計,且微薄的薪資負擔不起他們在城市的學習和生活,于是,他們只能在“小候鳥”與“留守兒童”之間,進行著身份變換。
點評:筆者認為,解決“小候鳥” 問題,首先應當重視外來工就業及提高收入的問題。只有提高了外來工的經濟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他們的子女才有可能逐漸融入城市,才有可能一家人在城市安居樂業。
本報8 月28 日報道:前日,河源華達萬福公益基金會舉行2013 年金秋助學資金發放儀式,向今年新考上大學的30 名大學生發放“萬福添翼” 助學資金,資助貧困學子上學。
點評:愛心企業資助貧困學生上學,其意義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圓大學夢,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使他們從中學會感恩,學會回饋社會,畢業后做一個勇于擔當、關愛他人,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人。
本報8 月29 日報道:年年治理超限超載,違法車輛卻一年比一年多,這是為哪般?執法難和司機受經濟利益驅使,鋌而走險超限超載是根本原因。為打擊治理我市超限超載頑癥,昨日,我市召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會議,剖析治超難的根源,要求從源頭上打破治超瓶頸,確保我市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點評:毋庸置疑,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不少公路運輸企業陷入微利、無利,甚至虧本經營,這讓有些運輸企業鋌而走險,輕視嚴禁超載的制度底線。而面對此情況,重拳出擊正本清源無疑是必要的。同時,筆者還要談談“多龍治水”的老話題:肩負治理超限超載職責的職能部門有多個,而各方看似人人有責,實際上不免產生交叉重疊,導致責任追究中出現真空。因此,不妨明確一個職能部門為具體執法者,在賦予執法權限的同時,確立執法監督與制度問責流程,逐步有效地根治超限超載這一道路痼疾。
欄目主持:吳志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