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候鳥”回鄉成“留守兒童”網友呼吁給他們關愛
“暑假的時候,他們從老家來到河源,這個父母工作所在的城市,度過短暫的相聚時光,被稱為 ‘小候鳥’,暑假結束,他們又陸續回到自己生活的鄉村,回歸‘留守兒童’……”近日,本報一篇關于“小候鳥”的報道引起關注,對于這群特殊又普遍存在的孩子,網友們充滿憐愛,并在我市民生論壇呼吁關注“小候鳥”,希望明年“小候鳥”再飛回來時,能感受到河源的溫暖。
“‘小候鳥’從各地不遠千里飛來,為的就是與久未謀面的父母過一個團圓的暑假。但父母為了生活,也不能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打亂異地他鄉工作的節奏。可憐的‘小候鳥’,對城市的新奇,似乎仍定格在電視機前和小小的出租屋里。” 網友“冰凌子”對這一群體的憐愛,引發網友們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要為“小候鳥”出一份力,讓他們明年來到河源時,享受到城市的溫暖。“在‘小候鳥’聚集地設立夏令營,帶著孩子們在城市里到處走走、看看;圖書室、博物館、公園,城市公共文化資源也應向‘小候鳥’ 免費敞開大門;外來工子弟學校也應開展‘小候鳥’與在校學生的交流活動,借助同齡人的輔助,讓他們融入這里的生活。”“政府和社會組織應當積極牽頭,想辦法讓他們與本地的孩子一起過暑假,努力為 ‘小候鳥’提供更豐富的暑期活動。”……記者發現,“安全問題”是網友們最關心的話題,網友“白飯魚”說:“由于父母忙于生計,無暇照顧,來到城市的他們也處于‘放羊’狀態,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玩耍。看似美好的城市卻給他們帶來諸多安全隱患,各種‘奪命水塘’、‘奪命馬路’、‘奪命工地’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小候鳥的安全不應該只是幾個家庭的問題,而應該是社會問題。”
面對數量龐大的“候鳥兒童” 群體,網友們的關懷似乎是紙上談兵,不過,網友們的想法很有建設性。明年,他們再來的時候,希望相關部門能有所行動,制訂溫馨計劃,組織豐富的活動,讓在城鄉間頑強遷徙的“小候鳥”生活不再單調,褪去“小候鳥”的膽怯,讓他們在熙熙攘攘的都市里,感受到家的溫馨。其實,對“小候鳥”的關心還應再多些,再深入細致些,不再“放羊”只是第一步,能讓他們感受到河源這座城市的善意和美好,為父母在此建設城市并為城市所尊重而榮,才是更重要的。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