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指荒誕狂吐槽
在公廁尿歪罰款100 元,這一被網友評價為“蛋疼”的規定,深圳 9 月1 日起真的施行了。無可避免的,這一規定也被我市民生論壇的網友所熱議,引來瘋狂吐槽。
“在便器外便溺,隨地吐痰、吸煙、亂扔雜物,在墻壁、設施上亂涂抹、亂刻畫、亂張貼等不文明行為,提出將處以100 元罰款。其中,在便器外便溺要罰款,就是網友戲稱的‘尿歪罰款’條款,在征求意見階段就飽受爭議。”盡管飽受爭議,卻無礙其實施,這一規定的塵埃落定,引來無數網友吐槽,“又見坑爹規定,真要罰,怎么罰?難道讓制定新規的人每天八小時在廁所監督?”“便溺本是極為隱私的事情。公廁在某種意義上是公共場所,但在公民使用期間,公廁就應轉化為私人空間。公民的隱私應當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即使公廁確實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也斷然不能因為如此小惡而讓多數公民的隱私裸奔在公權力的監管之下。” “連執法主體都未確定,說到底就是一紙空文。公廁管理員不能夠成為執法者,如果管理員貪沒罰款怎么辦?在執法程序上,更難以回答誰來執法、如何執法、怎樣取證等一系列問題。市民的隱私權應當受到尊重與保護,政府總不能在公共廁所裝個攝像頭吧。”
“尿歪”罰百元,如何界定是故意“尿歪”還是不小心“尿歪”?誰來執法、如何執法、怎樣取證?應該說,這樣的擔心與質疑并非沒有道理。廁所不文明行為如何監督,如何執行處罰措施確實是問題。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否定城市立法規范公廁文明的善意。所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城市規定對不文明如廁行為罰款,并不是為了罰款而罰款,而是為了營造一種文明氛圍,倡導一種文明習慣。文明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不短的文化積淀過程。政府把不起眼的如廁文明問題上升到法律高度來討論,規定如廁不文明罰款,督促公眾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本身就是一種文明意識使然,這種帶有共性的小題大做值得肯定。“尿歪”罰款看起來有點滑稽,但是也反映出城市對文明現實的無奈與焦慮。如果相關法規能給公眾心靈上的震撼,公眾逐步養成文明如廁習慣,即便偶然不小心 “尿歪”了,恐怕也沒有人真正去罰款。從這一點看,我們對此大可不必上綱上線,一味吐槽,“尿歪”罰款也有其可愛之處。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