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廢品堆在公共場所引來鄰居不滿
本報訊(記者 戴湄)“我們小區樓梯口堆放著很多紙箱和雜物,都快變成雜物間了,又亂又招蟑螂,真是讓人頭痛。”昨日,家住市區華達街某小區C 單元的居民黃女士向記者訴說出了自己的煩心事。
接到黃女士的報料后,記者隨后來到了黃女士所在的小區,一進該小區C單元的門,記者就看到樓梯口堆放著很多雜物,有紙箱、飲料瓶、廢舊木板、破嬰兒車,還有一些居民用不著卻又舍不得丟棄的雜物。這些雜物將只有幾平方米的樓梯口瞬間就變身為一個“小倉庫。”據黃女士說,這些雜物大多是該單元一個老人的“寶貝”。原來,黃女士所在的單元住著一位70 多歲老人,老人每天在外面撿紙箱、飲料盒等雜物賣錢,并把撿到的東西堆放在一樓的樓梯口處。黃女士說,加上其他一些居民堆放的雜物,樓梯口很快就變成了一個“雜物間”,還容易招來老鼠和蟑螂,引起了很多人不滿。
“我們單元也有人在樓梯口堆放雜物,其中最多的是紙箱,這些物品都是易燃品,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家住大學城某小區的小納也為此事感到很煩惱。小納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單元也有居民把紙箱、飲料瓶等堆放到樓梯口,等到一定數量時再拿到廢品站去賣。小納說,這些廢品在樓梯口放得亂七八糟的,不但飲料瓶滿地,一些沒喝完的飲料也會流出來,引來蟑螂和老鼠,對小區的環境衛生造成不小的影響。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將樓梯口作為個人私用“雜物間”、“小倉庫”的現象,在市區部分小區十分普遍,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情況更為嚴重。“把雜物放在樓梯口的行為,一是舍不得扔掉,二是不想把自己家搞臟。”物業從業人員小戴道出了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小戴告訴記者,對于在小區樓梯口和樓梯道堆放雜物的行為,物業公司一般都會對業主下發通知,要求業主自行清理,然而,發下去的通知效果微乎其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