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為屢現景區 有網友建議成立“反不文明聯盟”
在我市民生論壇,網友們爭相盤點國慶期間所見的不文明現象。“文化廣場的草坪上除了果皮紙屑外,還有擺著各種姿勢拍照的美女,樹枝上掛著剛換下的衣服。”這帖子一發出就激起了“千層浪”,不少網友將長假中拍攝的游客不文明現象的照片在網上公示,并紛紛跟帖發表自己的看法。 “能在黃金周期間大規模地出游,說明了中國人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但是,在物質條件極大改善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境界能不能再提高一點點呢?”“公園里,一個可愛的寶寶坐在雕塑上拍照,若干年后,這個長大的寶寶是否會將自己的寶寶放在雕塑上,這樣的習慣難道真的要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嗎?”在眾多唏噓與感嘆中,網友 “白飯魚”提出要成立“反不文明聯盟”,他說:“大家看到什么、拍到什么都在網上發個帖,我們整個社會就等于處處布滿了監督的眼睛,時間長了自然就能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這一提議得到了網友們的附和,“‘文明’兩個字被提到現在,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不遵守? 就是因為還是缺少監督,倘若這個聯盟能夠成立,那么社會就會增加一股無形的約束力,讓不文明的人無所遁形。”
休閑出游已經成為許多人度過黃金周的“習慣動作”,然而,屢屢令人皺眉的不文明現象卻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對許多人而言,他們還遠遠沒有學會文明旅游這門休閑的必修課。誠然,國慶長假處處人頭攢動,于人山人海之間要保持一份優雅與修養著實不易,但這并不能成為縱容不文明行為的理由。試想,假期中,如果因自己行為的一分不當而造成他人的不快,與人不便、于己不悅,那便與休閑活動愉悅身心的初衷背道而馳。面對這些隨處可見的不文明現象,幾乎人人都免不了有幾句微詞,但抱怨之余,有人繼續著 “山下罵、山上扔”的諷刺循環。其實,一味抱怨沒有用,環境的好壞取決于每一個個體的表現,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唯有從自身做起,從小處著眼,方能以自身文明換回人人之樂。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