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曝光臺再啟動 網友希望直接點名不用留情面
開車垃圾扔出窗、超市購物隨意捏、小區樓道滿是小廣告……日前,本報再次開設不文明曝光臺,曝光市民不文明現象。看到那一個個不文明的行為被搬上報紙,我市民生論壇的網友紛紛點贊,不過,這一次,網友們希望曝光臺能再給力點,“直接點名點企業,不用留情面。”
“這一次,曝光臺的內容更詳細,雖然有重復,但表現了這種不文明現象還未杜絕。”“報導中,對于企業、個人,都沒有直列名字,這樣沒有震懾性。呼吁直接點名點企業,不用留情面,讓不文明市民和企業在媒體上‘露臉’,才能大快人心。”對于本報的“不文明曝光臺”,民生論壇的網友提出建議,其中,不少網友建議所有人都當一名平民記者,隨手拍下不文明現象。“畢竟電視和報紙有一定局限性,而且創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和媒體的事情,希望每位網友拿起自己的手機、相機、攝像機,去看看馬路、公交、公園、施工工地、車站,曝光那些不文明的行為。”“讓所有網友行動起來,達到全城‘戒備’的效果,用我們滿城的流動攝像頭,去曝一曝不文明的行為。”“如果發現不文明行為,除了拍攝外,還可以記錄下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后果發在專門的曝光臺上,讓那些不文明的人無所遁形;如果發現那些讓座、尊老愛幼的文明行為,也要大力宣揚,讓那些文明的人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給我們這個城市多一點美麗,多一點魅力。”
當罰款、教育不足以約束少數人的僥幸和從眾心理時,實名曝光的震懾和監督,就成了一種由外在監管,轉向個體內在觸動的手段,這一舉措為市民實現個人素質的提升提供了一面自律之鏡。如果發動網友和攝影愛好者都動員起來,在全市抓拍不文明行為,并對市民一些不良習慣、不良行為、不良現象進行曝光,對幫助市民改掉生活中的不文明陋習絕對有好處。不過,我們更應該清楚,“曝光”并不是靈丹妙藥,想要根治陋習,倡導城市文明,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的素質與修養,而這,需要長期的引導和教育。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