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居民南腔北調匯一曲育兒樂
在萬隆一品小區內,居住著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業主,有些業主將自己的父母親接來帶帶孩子,享享天倫之樂,大家操著不同的鄉音,南腔北調,便也有了許多的樂趣。小區的業主們說,每次聽到大家說話時,都讓人覺得可樂。
“我讓你得邪,我讓你得邪!” 孫子淘氣,李阿婆揚起大巴掌,在屁股上高舉輕落地拍下去,小孫子頑皮地左扭扭右扭扭,繼續往地上撲。李阿婆急了,往旁邊的綠化地去找棍子,孫子早跌跌撞撞地往前跑去了,李阿婆撿了根筷子長的枯木細棍,舉起來作勢要打,跟在后面朝孫子喊“我看你會跑得贏啵”,趕上去剛把孫子逮住,他又一扭身跑了。追了一陣,李阿婆也覺得跟個小孩子較勁有些小孩子氣,于是也大笑起來。一旁看著的大人和小孩也被逗得樂了起來,還有小小孩奶聲奶氣地跟著叫:“得邪,得邪!”一次教訓孫子的過程在所有人眼里變成了好玩的游戲。
李阿婆是四川人,孫子才兩歲半,“得邪”是他們的方言,即 “淘氣”的意思。老人們和孩子在一塊兒,都不習慣說普通話,各自用方言交流,旁邊的人聽著也覺得很有意思。打乒乓球的朱阿公,孫子總是叫,“阿公,歸卡嘍,阿公,歸卡嘍!”外地人都聽不明白,知道是“回家了”的意思后,大家都喜歡在他面前故意學說這句話,善意地“ 笑話”他。有一回,貴州的孫阿婆看到寶貝孫子撲在缸上搖,弄了一身泥土,跑過去一句“哦呵,幺兒咋個拿抓兮兮的”,旁邊的人聽得一頭霧水,知道是責備孫子把身上弄得很邋遢的意思后,一起玩的老伙伴笑了她大半個月。
“小區里小孩子很多,大都是老人帶的,大家在一塊逗孩子,各種好玩的事情都有。在方言里發現老鄉,多了一重親近感,而方言差異比較大的,聽不懂,那個調調也很有意思,我們經常都被逗得合不攏嘴,這也是小區的一道風景呀!”幾個老人感慨。
本報記者 岳超群 通訊員 黃曉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