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啟動
本報訊 (記者 黃仕忠)醫療糾紛發生后,引入第三方調解制度是否可以緩沖破解雙方直接沖突?近日,我市創新社會管理機制,首個經市司法局批準的專業性醫患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廣東河源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成立,這標志著我市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正式啟動。
以往醫患發生醫療糾紛,主要通過患者與醫院自行協商、行政調解和司法訴訟三個途徑解決。不管是何種程序,患者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例如解決過程中一般都要求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鑒定費在3500元—4500元左右,有些患者還會申請進行醫療過錯的司法鑒定,這個費用一次是8000元左右。如果最終走上了司法訴訟,訴訟成本更高。醫調委的成立給醫療糾紛的解決提供了第四個解決途徑。
據悉,河源市醫調委是市司法局經多方努力協調引進設立的民間新社會組織,是廣東醫調委在河源設立的分支機構,是中立、獨立的第三方醫患糾紛調解機構,實施專業化、規范化、法治化的民間調解組織,調解過程完全免費。根據相關規定,省或市醫調委主持的雙方自愿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是保險公司理賠的依據。
目前,河源市醫調委共有4名來自醫學、法律界的專家學者,組成調解員隊伍,同時依托省醫調委建立有第一批由400多名法學、醫學等領域專家組成的法律和醫學專家庫,作為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的“智囊團”,配合司法機關對重大疑難醫患糾紛“把脈問診”,為醫患糾紛的調查、評估和調解提供專業高效的免費服務。
醫療糾紛發生時,醫院或患者可通過來訪面談、書信、電話或其他方式報案申請醫調委調解,新機構調解不僅及時高效,受理調解的醫患糾紛一般一個月內調解結案,復雜重大案件可適當延長,而且專業有效,最終達成的《人民調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經司法確認有效的則具有法律強制力 。
以往醫患發生醫療糾紛,主要通過患者與醫院自行協商、行政調解和司法訴訟三個途徑解決。不管是何種程序,患者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例如解決過程中一般都要求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鑒定費在3500元—4500元左右,有些患者還會申請進行醫療過錯的司法鑒定,這個費用一次是8000元左右。如果最終走上了司法訴訟,訴訟成本更高。醫調委的成立給醫療糾紛的解決提供了第四個解決途徑。
據悉,河源市醫調委是市司法局經多方努力協調引進設立的民間新社會組織,是廣東醫調委在河源設立的分支機構,是中立、獨立的第三方醫患糾紛調解機構,實施專業化、規范化、法治化的民間調解組織,調解過程完全免費。根據相關規定,省或市醫調委主持的雙方自愿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是保險公司理賠的依據。
目前,河源市醫調委共有4名來自醫學、法律界的專家學者,組成調解員隊伍,同時依托省醫調委建立有第一批由400多名法學、醫學等領域專家組成的法律和醫學專家庫,作為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的“智囊團”,配合司法機關對重大疑難醫患糾紛“把脈問診”,為醫患糾紛的調查、評估和調解提供專業高效的免費服務。
醫療糾紛發生時,醫院或患者可通過來訪面談、書信、電話或其他方式報案申請醫調委調解,新機構調解不僅及時高效,受理調解的醫患糾紛一般一個月內調解結案,復雜重大案件可適當延長,而且專業有效,最終達成的《人民調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經司法確認有效的則具有法律強制力 。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