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揚鞭躍新程 和平爭當打造“廣東綠谷”排頭兵
福和產業園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
新春伊始,乍暖還寒,記者走訪和平,感受到的是分外強烈的春潮涌動氣息,處處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加快建設的繁忙景象。和平福和產業轉移園南園里,機聲隆隆,車來人往,一輛輛運輸車來回穿梭,一臺臺挖掘機正在忙碌工作,一座座荒蕪的小山包正在逐漸被夷平,記者深切感受到了那種緊張、忙碌的氛圍。據悉,南園規劃面積60 萬平方米,是該縣今年重點開發項目之一。
“國字號”企業“搶攤”和平
建設熱潮固然讓人振奮,招商引資春潮更是喜人。2 月1 日,和平縣委縣政府舉行2013 年大招商項目簽約儀式,新簽約項目8 個,投資總額近40 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每年創造稅收超過5億元。
在這次項目簽約儀式上,深圳市南和通訊實業有限公司尤為引人關注。該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控股公司為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產品暢銷北美、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該企業這次在投資建設南和通訊公司的基礎上,計劃再投資25 億元,在工業園建設占地約20 萬平方米的南和電子信息產業園。首期投資6 億多元,計劃今年動工建設,2014年建成投產。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整個電子信息產業園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總產值9億元,年創稅收5 千萬元。目前,該公司已將采購中心、出口中心、產供銷中心搬至和平,總部搬遷工作也進展順利。
“取經”贛州為建設發力
此次簽約儀式上,除南和增資項目外,福和產業轉移工業園污水處理廠、聰明人有機食品產業園、和平縣瓷土深加工項目、新城核心區建設項目等也成功簽約。這批項目的成功簽約,是和平深入實施“反哺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也是和平實行“大開放、大發展、大招商”的一項實際舉措。
前不久,市委書記何忠友在和平考察時寄語該縣要為全市城鎮化建設創造經驗和亮點,勉勵和平要在“產城互動”方面多做一些思考、多做一些創新、多做一些探索。
凡事謀而后動。2 月20 日至21 日,和平組團到江西贛州、定南“取經”學習,其中江西贛州市采取政府主導、企業投資的思路推進舊城改造的做法和經驗讓他們受益匪淺,該縣表示下一步將以擴容提質推動城鎮化建設,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不斷完善配套設施,擴大縣城規模和容量。對于和平新城核心區建設,該縣計劃采取BT、BOT等模式,加快建成和平縣新行政大樓和拆遷安置小區,全力抓好新城核心區建設。
爭當“廣東綠谷”排頭兵
今年,和平將深入實施“反哺工程”,吸引更多外出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同時還將探索多種融資開發模式,鼓勵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建設特色園區、專業園區。
據悉,2013 年,和平縣計劃新儲備項目10 個,開工項目10 個,竣工項目10 個,投產項目10 個,力爭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5%,全社會工業增加值增長30%、總產值突破100 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0%、突破3 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6%。
和平縣委書記藍岸表示,將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標要求,把2013 年打造成“作風加強之年、項目推進之年、民生保障之年”,爭取在新型工業化、文化旅游產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上實現新突破,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做到以“四化同步” 拉動經濟發展加速,以生態文明理念促進綠富雙贏,以抓實民生事業增進民生福祉,以加強作風建設保障工作落實,爭當全市打造“廣東綠谷”、建設“幸福河源” 排頭兵。
本報記者 張濤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