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間管理實行“組合包干”保潔員職位受追捧
市區的公共衛生間潔凈舒適,受到市民好評。
公共衛生間是反映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之一。如何管好它們,曾是一個難題。近年來隨著市區公共衛生間的改造升級,原本飽受詬病的公共衛生間,卻因干凈舒適受到了很多市民的贊揚。
近日,市城管局再次創新公共衛生間管理辦法,以“組合包干”的模式實現了一線保潔員增收、財政節約開支的雙贏局面。這一創新舉措,也讓原本少有問津的公共衛生間保潔員一職受到追捧。最近的一次招聘中,就有多名80 后的女生來應聘這一職位,最終來自東源縣的葉小姐成功入選。
形象之變 40多個公共衛生間改造升級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近年來,市區的公共衛生間一改以前臟亂差的現象,變得功能齊備、內外均潔凈舒適。
前日,記者來到市區大同路公共衛生間。剛進大門,一塊紅色地毯就映入眼簾,一盆綠色的非洲茉莉清新迎客,給人以干凈清新的感覺。進入二樓的公共衛生間內,再也聞不到往日刺鼻的臭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淡淡的清香。
回想起以前寧可憋到回家上廁所也不去公共衛生間的時代,現如今的公共衛生間環境讓不少市民感慨不已。“以前逛公園都不樂意去公廁,因為地上經常積水,而且味道很不好聞。”正在茶山公園散步的孫美華老人告訴記者,現在的衛生間干凈多了,而且裝了LED 顯示燈,到了晚上也十分醒目。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市城管局對市區40 多間公共衛生間進行改造升級,不僅更換了導向牌,裝上LED 顯示屏,還擺設了綠化植物,讓市民如廁更舒心。
理念之變 保潔員微笑服務
“臉難看”曾是市民對公共衛生間保潔員的印象。但如今,“微笑服務”已成為所有保潔員入門培訓的第一課。
“如果把城市比做一鍋八寶粥的話,公共衛生間管好了就是一粒豆豉,可以為這鍋粥增添美味,但管不好就成了一顆老鼠屎。”市城管局負責人說,公共衛生間保潔員,就是讓公共衛生間成為這個城市“豆豉”的關鍵一環。
據了解,市城管局對市區新聘和已有的保潔員進行培訓,要求他們不但要做好清掃、管理工作,而且面對市民要微笑服務。
除此之外,市城管部門還強化了公共衛生間檢查考核制度,完善了設備設施,并在公共衛生間內放置了樟腦丸、尿斗香片及檀香等除臭物品。記者還注意到,在公共衛生間每個便池的墻壁上都有紅色標語,寫著“沖水,因為自己還要來”;標語下方寫著“城管服務熱線12319”,方便市民及時反映發現的問題。
管理之變 探索“組合包干”新模式
因待遇等原因,公共衛生間的保潔員一職以前鮮有人應聘。“上西塘公共衛生間去年年底改造結束后,由于招不到保潔員一直處于關閉狀態,遭到市民投訴,并被媒體曝光。同類情況還出現在南板橋公共衛生間。”市城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后,市區茶山公園、河源文化廣場等地的6 間公共衛生間正式移交到市公共衛生管理中心,按照傳統管理模式每間公共衛生間需要2 名保潔員,保潔員缺口達12 名。“由于公共衛生間保潔員待遇低,很多人不愿意做,尤其是年輕人更是望而卻步。”
公共衛生間不可一日“無主”。如何在不增加財政負擔的情況下,提高保潔員的薪資待遇?為此,市城管局創新管理方式,提出了組合包干的公共衛生間管理模式,即根據就近原則、人多搭配人少原則以及自愿原則,實行3 人承包2 間或 4 人承包3 間的包干模式。目前,市區共有8 組、18 間公共衛生間實現了組合包干。
“組合包干后,這18 間公共衛生間就可以少聘10 名保潔員,每月節約社保費用3000 元,每年可節約3.5 萬元。而且,實行組合包干的公共衛生間保潔員待遇明顯提高,3 人包干組每人每月增加 400 元,4 人包干組每人每月增加了650元。”該負責人表示。
實行組合包干后,保潔員一職也成了“香餑餑”。近日,市城管局特別針對客家文化堤廊3 間公共衛生間公開招聘4 名保潔員,意想不到的是,竟有11 人報名,其中3 人還是“80 后”靚女。最終,來自東源縣的葉小姐應聘成功。
本報記者 蔣安春 通訊員 朱峰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