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 市長彭建文表示河源要“綠富雙贏”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河源的加快發展,前提是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前日,全國人大代表、市長彭建文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分組討論時表示,要兼顧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河源接下來將堅持工業園區化、城鎮提質化、資源產業化“三化驅動”,打造“兩大產業”、實施“三個50”工程、推進“百億項目”、加快“跨江戰略”,努力走出一條加快經濟發展、生態文明發展的“綠富雙贏”之路。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展”與“保護”是始終貫穿其中的兩大主題。對此,彭建文表示,河源是廣東的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地,生態保護是政治任務和責任底線,經濟發展是自身需求和民心所向。報告非常切合河源自身實際和發展導向,對河源近年來一直積極探索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而就如何落實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彭建文建議,要從國家層面切實推行生態補償機制,保護、鼓勵、調動欠發達地區保護的積極性。同時要建立針對生態保護區、生態發展區的評價體系;要加強分類指導、分類考核,出臺專門針對生態保護區、生態發展區的行之有效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納入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發展、資源科學利用的權重,在傳統GDP 上“減負”,在綠色 GDP上“加分”。
就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三友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國權在接受記者連線采訪時也表示,這對于既是生態發展示范區又是農業大市的河源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他相信,不管是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還是城鎮化建設、農業產業化方面,中央會有更多的利好政策惠及河源。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