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忠平建議 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自 2004 年至2013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10 年聚焦“三農”問題,這說明“三農”問題仍是我國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和平縣水果研究所所長劉忠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連線采訪時表示,他將在會議期間,建議加強基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促進農業生產加快發展。
扎根基層從事農業工作27 年的劉忠平體會最深的就是基層農業科技人才缺乏,這對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造成了很大影響。“農業發展靠科技,科技進步靠人才,農業科技人員在農業發展、改革、創新以及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可以發揮關鍵性作用。但目前基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中專業素質較強的只占少數,引進的人才也少。”為此,劉忠平建議,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技術人員全面實行聘用制,嚴格上崗條件,落實崗位責任,鄉(鎮)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招人要實行“逢進必考”,確保其技術水平,同時放寬專業限制,非農專業人才只要通過考試,也可以選拔進入基層農業推廣機構工作,并參加職稱評定。此外,還要建立主管部門與農戶共同參與評價的考核機制,人員“能上能下”,讓編制“活”起來。他希望,國家今后能制定相關政策,向農村農業推廣機構傾斜,解決科技人員匱乏局面。
劉忠平告訴記者,溫總理在今年兩會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了不少篇幅講“三農”問題,這也充分說明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重視。此外,劉忠平還特別關注今年中央1 號文件提出的,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他認為,有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能起龍頭帶動作用,政府部門可以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把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統一部署,在山區這幾年發展莊園經濟的基礎上,推動城鄉經濟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他表示,在接下來的會期中,他將與其他與會人員交流探討這方面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