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國人大代表返回河源 將盡快傳遞兩會好聲音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我市全國人大代表,在圓滿完成大會的各項議程后,于昨天凌晨返回河源。當日,代表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兩會”精神再一次給河源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接下來要盡快把會上的“好聲音”傳到河源各個角落。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三友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國權認為,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啟動,意味著國家將放權給地方、放權給社會、放權給市場。這對具備生態等后發優勢的河源來說,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也必將有一個更大的舞臺和發展空間。他表示,接下來的首要工作是把“兩會”精神學習好、傳達好、領悟好、貫徹好。并組織工商聯、企業家學習相關的政策內容,讓他們了解國家政策,讓大家對企業發展更有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連平縣上坪鎮三洞村山茶種植場農民謝舒雯說,今年的全國“兩會”有一批好消息,而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過去5 年國家對農村的投入是之前5 年的3 倍,“國家對農村的支持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實際投入的”。在預算報告中,她還注意到了另一個數字,國家今年將在農村基礎設施、衛生等領域投入近600億元。
“國家很重視‘三農’,可是我們那里的村民都還不了解這些,我回去后就想著趕快告訴他們,讓他們看到希望。”謝舒雯的心愿樸素真切。“中央投了多少錢到省里,省里投了多少到市里、縣里,再一級一級到鎮、村,最終又有多少落到了農民手中,我想要去弄清楚這些資金的流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謝舒雯覺得自己有責任去了解這些情況,并督促各級政府落實好惠農政策,讓老百姓確實享受到好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和平縣水果研究所所長劉忠平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出國家對“民生”問題更加關注,也提出了眾多解決民生熱點問題非常實在的舉措。他表示,今后會繼續關注基層民生問題,在做好自己本職科研工作的同時,深入到農戶中去,認真做好調研,把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和建議向上反映,讓老百姓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