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每年將實施10至20個社會創新項目推動社會建設
本報訊(記者 劉曦)昨日,記者從全市社會工作會議獲悉,我市今后每年都將實施10—20 個社會創新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發掘好的經驗和做法,總結上升為政策措施,在頂層設計上求突破、見作為。當日,會議還與“大學生微創業孵化站建設”、“新農技推廣幫扶村民計劃”等第二批13 個社會創新項目進行簽約。
據悉,今年我市社會管理工作將圍繞開展“民生建設年”、實施 “七大工程”、打造“幸福之谷”的目標任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突出抓好社會創新項目和工作合力建設,努力在全市社會領域形成社會工作新格局。會議要求,今年全市各縣區社工委要抓好1 個以上市級社會創新項目的實施,創建1 個以上村居(社區)創新示范點,探索總結1 種以上社會管理新模式,培育10 個以上創新服務能力較強的社會組織;今后每年,我市都將實施 10-20 個社會創新項目,市、縣(區)社工委將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發掘好的經驗與做法,并總結上升為政策措施。此外,今年我市還將全力推進河源市社會服務在線網絡問政平臺建設項目,整合社會資源推進河源民間文博事業發展項目創建工作。
市委副書記黃建中在會上要求,所有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工作根本,要立足創新、與時俱進,對觸及政府部門權力的改革要敢于革自己的命,讓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要明確認識社會創新項目是工作抓手,社會體制改革是工作難點,頂層設計是工作要求,不斷把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引向深入;市、縣區政府要扎實推動社會建設,引導開展社會建設各項工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