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改造危房遭他人阻撓 37年自建房用地竟姓“公”
“我親手建的房子,一家人在此居住了37 年,怎么就變成了別人的呢?”日前,紫金縣好義鎮遠光村村民杜添娣向記者打來電話,稱想把自家的三間瓦房改建成樓房,這個看似合理又簡單的愿望卻難以實現,因為她在拆舊建新時遭到阻撓,同姓鄰居說其舊房所在的土地是“公家”的,應該在上面建祠堂,雙方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投訴 : 自建房用地成公家的
杜添娣告訴記者,房子是她和老伴在1977 年建起來的,有三個房間,37 年來,這里一直是他們一家人的棲身之所。
如今,房子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存在著不少安全隱患。為了保障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前段時間,杜添娣就和兩個兒子商量著拆掉舊屋重新建一座兩層的小樓房。
拆舊建新在農村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杜添娣的愿望卻很難實現。杜添娣告訴記者,當她買好建筑材料準備建房時,村里卻有人出來阻撓,并對她說:“這個地方是公家的,你不能重新建房,要留著建祠堂。”聽了村人的話,杜添娣很詫異,自己親手建起來的房子且已經居住了幾十年了,怎么就變成“公家” 的呢?如果這里是“公家”的地方,在自己37 年前建房時怎么沒人出來反對?杜添娣想不明白,也接受不了這個說法。
杜添娣的大兒子曾國華告訴記者,現在家里居住的是危房,他和弟弟都在外地工作,他們放心不下家中的母親,想早日拆舊建新讓母親住上新房,但因受阻撓被迫停工,希望有關部門能早日協調好這起土地糾紛。
村民 : 土地是公家租給她的
據村中曾姓村民介紹,杜添娣現在所居住的地方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曾是曾姓祠堂舊址。1958 年,祠堂被人拆除了,后來村民用來開荒種植莊稼,直到1977 年,杜添娣夫婦才在此建起了房子。
對于杜添娣無法在舊房地址上重建新房的情況,記者采訪了幾位村民,有村民說杜添娣居住的地方應該是他們曾姓祠堂所在地方,因此就應該重新建起祠堂,不能讓她拆舊建新房。也有村民說,杜添娣現在居住的房子有一些是“公家”的,有一部分是屬于杜添娣所有。
“她是在這里住了幾十年,但是這個地方是公家租給她住的。”村民曾少棠說,他不否認杜添娣在此居住37 年的事實,但不能說住久了就變成自己的土地。村民小組組長曾添來則稱,說句公道話,屬于公家的是中間那間房,另外兩間房子的土地則是杜添娣的。
而杜添娣認為,村里有些人不讓她拆舊建新,是因為有風水先生曾說過這里是塊風水寶地,建了祠堂,村中曾姓人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
鎮政府 :曾組織多次調解無果
隨后,記者又來到好義鎮政府,向鎮委副書記陳兆雄了解情況,陳兆雄表示,目前鎮、村正在積極調解這起糾紛。
陳兆雄說,因為杜添娣與村人土地產權糾紛問題,他曾組織鎮國土所及相關部門多次到村里進行協調解決,但是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他表示,無論是建房子還是建祠堂,都要先批后建,糾紛解決好了才能動工。
本報記者 戴湄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