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妥善處理5起農民工聚集討薪事件維護社會穩定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 通訊員 龔瑞梅)我市建設領域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啟動至今已有一年余時間,目前成效如何,農民工被欠薪問題有沒有得到改善?記者昨日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當前,工資保證金制度的實施已初顯成效,全市已有39 個新報建工程項目按規定辦理繳存了工資保證金,總繳存金額達3647.7 萬元,涉及市直及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紫金縣。同時,我市還處理了 5 起建筑施工工地因工程糾紛、工程款糾紛引發的農民工聚集討薪事件,幫助農民工追回工資 1474.4 萬元。
一直以來,建設領域施工企業拖欠、克扣工人工資現象頻發,損害了勞動者利益,也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市在去年7 月出臺了《河源市建設領域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并從去年8 月 1 日起施行。該《辦法》施行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市人社部門不斷加大建筑領域用工管理和執法檢查工作力度,目前工資保證金制度的實施已初顯成效,欠薪案件數量有所下降。據統計,全市已對39 個新報建工程項目進行了審核,并按規定辦理繳存了工資保證金,總繳存金額達3647.7 萬元,涉及市直及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紫金縣。此外,市人社局勞動監察支隊還處理了5 起建筑施工工地因工程糾紛、工程款糾紛引發的農民工聚集討薪事件,涉及人數448 人,追回農民工被拖欠或克扣的工資1474.4 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歲末年初之際,我市提前部署,于上周召開了市區建筑領域工人工資支付現場會,確保工人能按時足額領到“ 血汗錢”,度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
我市建設領域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實施后雖取得初步成效,但目前建筑領域工程層層轉包違法分包、層層帶資的現象仍難避免,農民工工資拖欠、克扣問題仍然存在。為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今后,我市將繼續加強專題培訓,不斷增強企業經營者和管理人員的法制意識;進一步完善、規范企業用工管理;嚴格貫徹落實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此外,對存在欠薪行為的企業,市人社局將會把案件移送到公安機關,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刑事處罰企業負責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