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好人袁宇靜為讓特殊兒童說“爸爸”要教上百遍
在源城區殘疾人聯合會里,了解袁宇靜的人都知道她是眾口皆碑的“好阿姨”,都知道她是操持全區殘疾人這個大家庭的主心骨。在崗位上16 年來,袁宇靜和殘聯團隊為4200 名白內障患者送去光明,助66 名聾啞兒童走出了無聲世界,為136 名腦癱兒童提供功能康復訓練,為313 名偏癱老人提供功能康復訓練……
袁宇靜是源城區殘聯康復股股長,負責殘疾人康復、就業、教育、信訪等工作。有一次在信訪接待中,她看到一個孩子由親屬背著來到殘聯求助,口水鼻涕一直往下流,站也站不起,坐也坐不穩……她第一次在自己工作崗位上流下了復雜的眼淚,于是決心用愛心去幫助他們。袁宇靜的工作接觸最多的是精神病患者、白內障患者、腦癱患兒、孤獨癥兒童等人群,這使得她的工作需要比其他人付出多百倍的耐心和愛心,有時只是一個“爸爸”的發音,她都要教上百遍,但她毫無怨言。在袁宇靜的辦公室里,幾乎每天都有她幫助過的精神病患者、自閉癥兒童來感謝她。“他們比常人更知道感恩,每次看到他們來感謝我,我心里就特別感動。”袁宇靜說,盡管這樣的崗位很辛苦,但是當得到這些殘疾人和其家庭的感謝時,她又覺得很欣慰。
2002 年,我市正值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市取消殘疾人士三輪摩托車載客營運權,源城區有 20 多位殘疾人士曾一度失業。為使這些殘疾人士不再依靠三輪摩托車維生,袁宇靜和同事們走上門去主動找到這些失業殘疾人,并根據情況幫助他們在家搞起養殖、種果、開理發店、餐飲、電器維修店等項目,讓他們從自身掌握的技術和家庭實際情況出發,發展適合自身特點的生產進行自主就業。家住新江辦事處衛星市場附近的周偉國便曾受過其幫助,在袁宇靜鼓舞下,他另謀生計,開起了早餐檔,堅定地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
據了解,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中,袁宇靜先后榮獲“全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和助殘扶殘先進個人”、“全省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本報記者 吳奕鎮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