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單位不買銷量減 高檔海鮮不好賣 商家打親民牌
本報訊(記者 肖漩)往年到了臨近春節,正是水產海鮮市場消費旺季。但記者走訪市區海鮮市場了解到,今年海參、鮑魚等高檔產品銷量下降,需求較少。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一些商家大打親民牌,帶動普通市民消費。
記者在興源市場的水產店看到,高檔區比較冷落。光顧的市民大都是沖著有魷魚、黃鱔等大路貨海鮮來的。一位攤主表示,往年這個時候正是最忙的時候,現在聯系之前的老顧客,他們大都表示,今年企業的生意也很難做,為了節省開支,減少了對禮品的采購。另一邊的政府單位,也響應國家節儉政策不買了,所以今年高檔產品行情普遍銷量不好。現在賣得多的是10 多元到30 多元一斤價格親民的海鮮。該攤主還告訴記者,今年海鮮市場購買主力主要是普通市民,用于走親訪友或是帶回家過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