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送紅包協議”是否管用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決定自 2014 年5 月1 日起,開展醫療機構和住院患者簽署《醫患雙方不收和不送 “紅包”協議書》工作。衛計委要求,二級以上醫院必須開展,其他醫療機構可參照執行!安皇账图t包協議”是否管用,引發網友熱議。
正方:
協議讓醫患心理松綁
筆者認為,這種協議的實際簽署,至少能夠起到給醫患“心理松綁”的作用,對于杜絕收送紅包來說,還是有所裨益的。本來,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在走進醫院之后,就會存在著不安和恐懼,在治療過程中他們又是無法參與 “操控”的身份,在“都送紅包”的大環境之下,“不送”就會使其產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焦慮。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一邊送出紅包,一邊不情不愿的。如今,主管部門要求不送不收紅包,寫明對收紅包的醫生給予處罰,還要雙方“簽字畫押”,對那些在 “送還是不送”之間糾結的患者,也許能夠在內心給自己一個“合理而有力” 的不送紅包的理由,F有的紅包“慣性”也給不少“好醫生”帶來了壓力, “拒絕紅包協議”讓“好醫生”有了推紅包的絕佳理由。
孟楠
——摘自《大連日報》
反方:
簽協議不如監管發力
對于醫生收紅包問題,有關部門下過不少的文件,作出過不少規定,法律也有相關的條款,可是紅包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杜絕,收紅包者置法律法規都不顧,簽上幾字能管用嗎?真正來說,紅包問題的存在不在送者,關鍵在于得者,如果沒人敢得,也就沒有誰送,如果得者拒收,送者也無門。可是你不送行嗎?處方權在人家手上,手術刀在人家手上,萬一醫生不用心或者故意,其后果難以預料,出于此種擔心,才讓紅包有了市場。如果潛規則不改,即使是簽字畫押簽協議也是虛設。遏止醫生收受紅包不能靠雙方的簽字,而在于監管發力和制度的完善,假如一旦發現得紅包者,給予嚴厲的處分,直至丟飯碗,哪個醫生敢冒這個險?
羅瑞明
——摘自《西安晚報》
欄目主持:劉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