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爸爸他們不怕累不怕辛苦 孩子叫一聲爸就滿足了
“爸爸,父親節快樂!”一個溫馨的節日,一句尋常的祝福,對于每一位正在為家庭奮斗的父親來說,都是一種寬慰。然而,有這么一些父親,為了孩子,他們比常人付出幾倍的努力和心血,甚至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但想聽到孩子親口對他們說出“父親節快樂”這樣的祝福,卻是一種奢望。
每年6 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昨天,記者分別走近兩名自閉癥兒童和腦癱患兒的父親,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和母愛同樣偉大的父愛。
人物:阿彭32歲
最想孩子叫一聲爸爸
80 后父親阿彭,在妻子懷孕后到孩子剛出生那段時間,無數次地設想怎樣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孩子,如何給孩子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庭環境。當發現自己的兒子是自閉癥患者后,他毅然辭去了工作,時時刻刻陪在兒子身旁。他明白,要想兒子康復唯此辦法,而且必須風雨無阻地堅持下去。他以一個男人、一個父親的堅忍,默默地承受著各種困難和壓力。
11 日上午,記者在源城區兒童康復中心見到了阿彭,他看起來有點瘦弱,斯斯文文,爽朗的笑容讓人無法把他和自閉癥兒童的父親這個形象聯系起來。“我一定要樂觀,自閉癥兒童需要一個樂觀的親人去引導他。”阿彭說。
不愿接受自閉癥事實
2011 年,兒子浩浩的出生讓阿彭一家非常開心,因為浩浩是個早產兒,一家人對浩浩的照顧很用心。1 歲多,浩浩還不會說話,家人一直以為孩子說話遲點是正常的,認為他聽多了就會了,可到了2 歲多,浩浩還是連簡單的單詞都發不出音,阿彭不由地越來越擔心。他帶浩浩到醫院檢查,發現兒子由于早產,腦部發育有點遲緩,但進行了相關治療后,浩浩的狀況并沒有好轉。
今年初,浩浩被初步診斷為疑似自閉癥,阿彭自己在網上查閱自閉癥的資料,對照浩浩不能正常說話、接受能力差等種種跡象,他的心幾乎沉到了谷底,時至今日,阿彭仍不愿接受兒子患自閉癥的現實。“孩子為何會得這種病?妻子孕前孕后都十分小心謹慎,該做的檢查一個都沒落下,家里也沒有這方面的遺傳。” 阿彭覺得,兒子只是表達能力有問題。
把時間全給了孩子
雖然不愿意接受事實,但阿彭意識到,孩子的病不能再耽擱了。于是他辭去了工作,把孩子送到了源城區兒童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用自己的全部時間陪他治療。
就這樣,阿彭一天到晚就圍著孩子轉,根本沒有自己的空間。老師在給孩子上課,他就在一邊觀察孩子的反應和變化,并認真地記錄老師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回到家里再繼續教孩子。比起其他孩子,浩浩的性格偏固執,阿彭說,他曾經有幾次忍不住打了孩子,可是打過之后想想孩子什么也不懂,作為父母把他帶到了這個世界但卻不能給予他健康,阿彭感到很心痛,很慚愧。現在,阿彭最大的愿望就是通過康復訓練,孩子生活能夠基本自理。
說起希望得到什么父親節禮物,他輕聲地說:“希望聽到孩子主動叫一聲爸爸。”阿彭說,兒子一歲多時,常聽到他發出“爸爸、爸爸”的聲音,一直以為他是在叫自己,后來才發現,兒子的發音是無意識的唇齒動作。所以,能聽到兒子叫一聲爸爸,就是莫大的寬慰。
在父親15年如一日的關懷照料下,小億慢慢長大。
人物:黎先生41歲
腦癱孩子父親的堅守
什么是父愛?“就算沒有新屋住,就算妻子離去,孩子還是要撫養,這是做父親的責任。”12 日,家住新江街道衛星社區的黎先生向記者給出了他的答案。因為腦癱孩子,讓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窮得僅剩下一間修補過的磚瓦房。不過,兒子小億(化名)的康復,讓這個父親甚感欣慰,盡管15 年來付出了許多,許多。
妻子離去,既當爸又當媽
衛星社區一條小巷子的一間老屋子里, 15 歲的小億在等著記者到來,一旁的父親黎先生微笑著坐在旁邊。誰也看不出,小億曾是一名先天痙攣性腦癱患者,在他出生的第二天,母親拋下這一家子,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
“不管愿不愿意,他都是自己的孩子,沒媽媽照顧就只能我自己照顧。”從妻子出走的那一刻起,黎先生就以自己堅實的臂膀給孩子像大山一般的依靠。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目前在做建筑工,有活干的時候每天才幾十元,最多一個月能拿到一千多元,家里經濟經常捉襟見肘。讓黎先生欣慰的是,小億從小就十分懂事,沒有因為家里的經濟條件或者伙食不好而鬧脾氣。
孩子記得周末是父親節
2008 年,在源城區殘聯的幫助下,小億在廣州一家醫院進行了手術,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后,病情有所好轉,終于能夠自己攙扶著走路。而小億在廣州手術的那近一個月里,都是黎先生一人在照顧著。
問起知不知道父親節?黎先生說從來不會去關注這些日子,可是坐在一旁的小億卻說“我知道是15 號”。小億告訴記者,今年別人給他們家送了一本掛歷,他幾天前看日歷發現6 月15 日是父親節,所以就記住了。“等我會賺錢了,我要送300 塊錢給爸爸當禮物,或者給他買新衣服。”說完這話,小億的臉往黎先生的身上蹭了過去。
當聽到兒子知道父親節是哪一天,將來會送他禮物時,黎先生很開心:“懂事了,我就希望他身體健康,能早日康復,這就是最好的禮物。” [next]
父親節,大聲說出你的愛
父親節由來已久,父愛這一話題也早被人們關注,但一句“爸爸,我愛你”卻常常難倒眾生。記者采訪了10 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市民,讓大家說出與父親的故事,對父親的感謝與祝福,雖然大家的表白并不是“我愛你”那么直白,但言辭之間仍滿懷愛意。
蔡文明 保安
我爹在四川老家,帶著我10 歲的兒子,還要干農活,很辛苦。我已經4 年沒回過老家,沒見過他們了,希望今年能多賺點錢,讓我爹不用再下地干活。最近我爹的腿傷了,很想抽出時間回家看看他。我想跟兒子說,你要乖乖聽話,不要讓爺爺操心,也希望我爹的腳傷早點好,不要那么操勞。
葉明星 物管人員
我的父親是一位慈父,像朋友一樣尊重我。他思想不古板,了解我,并擅于站在我的角度為我考慮,遇到問題會替我分析,并支持我自己所做的所有決定。我一直很感恩自己能有這么好的父親,父親節到了,我給他買了兩件襯衫,準備帶回連平老家和他一起過節,希望他健康快樂。
周美秀 綠化工
我爸今年78 歲,是一個幸福的老人家,他喜歡住在農村,每天在龍川老家種點瓜菜,跟村里的老人家打打牌,有空還學寫毛筆字,日子過得很愜意。我們有三個兄弟姐妹,都很聽話,也很孝順,每星期輪流回家看他。看到他老人家滿足的笑容,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希望他永遠這么健康,這么開心。
徐曉燕 務工人員
我跟爸爸的感情特別好,他有什么壞習慣我會批評他,同時我也關心他,下雨有沒有帶傘,開車安不安全。現在他50 多歲了,看著小時候的英雄白發多起來,我只想要想盡辦法孝敬他。父親節到了,我希望他不要擔心我,也希望他這次能戒煙成功,做一個健康的老頭。
嚴艷芳 小學老師
老爸身體不好,我想盡量讓他開心,上個月,我帶著他到了廣州,讓他見了49年未見的老戰友、老領導,算是提前給他過了父親節。看著老爸開心滿足的神情,我知道,他的快樂是做女兒的我最大的幸福。如今,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他身體好起來,長命百歲,讓我有機會好好孝敬他。
葉恩雨 幼兒園大班
我爸爸是英雄,是超人,他保護我和媽媽,帶我們去超市,去旅游。我喜歡爸爸抱我,喜歡跟爸爸一起玩,喜歡一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做游戲。我愛我的爸爸,他是最帥的爸爸,我要給他做張賀卡,祝爸爸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廖錦香 私營店老板
父親已經去世30 多年了,每年父親節我都會想起他,家里我排最小,所以小時候父親是最疼我的。現在父親去了另外一個地方,我想祝福他在天堂能過得好。另外想通過這個平臺,告訴年輕人,有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多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汪晨星 公司行政文員
父親現在快60 歲了,我們幾兄妹也已經成家立業,不過感覺還是愧對父親,因為現在父親還在江西老家做木工,他說能幫我們的會盡量幫我們。現在我自己為人父也感到做父親的壓力,父親節真心祝福爸爸平安、健康。
焦立芳 酒店財務經理
我在北京長大,來河源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父親平時工作忙,我們比較少見面,記得上次見面已經是3 年前了。為人父母后我才感覺“父愛如山”,但由于工作、生活的原因沒有回家探望他們,祝爸爸健康平安。
湯玉云 書店工作人員
我父親是一位長不大的大小孩,小時候家里養了很多鴿子,他就每天讓我騎在他肩上去撿鴿蛋,帶回家煮給我吃,要知道這些蛋都是要孵小鴿子來賣的,可他舍得給我吃。以前的父親節,有寫信寫賀卡祝福他,或者送衣服。今年的父親節我想對他說:我愛您,老豆!
本報記者 鄭婷影 吳奕鎮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