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養老服務升級亟待多元化
加速的老齡化問題,帶來一系列的養老難題,其中最突出就是養老機構“供不應求”。目前,我市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僅為11.5 張,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在2014 年廣東省扶貧濟困日來臨之際,河源民政局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 雪中送炭”,加快推動我市養老、兒童福利機構項目建設。(詳見本報 6 月24 日A2版報道)
中國人自古有“養兒防老” 的觀念,贍養老人是子女的天然責任。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將老人送到敬老院、養老院,也不會請“外人” 到家里來伺候老人,但是,隨著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加大,對許多普通家庭而言,對那些正在為事業和前程苦苦打拼的創業者、職場中人而言,繼續承擔日益沉重的全部養老責任,越來越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情況下,解決養老問題就越來越迫切。
然而,就我市而言,一味單靠增加床位并不實際,除了經濟條件不允許外,這種形式也并不科學。要推進養老服務升級,需要多元化、多層次、多樣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庭盡責也許是合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一條路徑。政府應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興辦更多的公立養老服務機構,或者以“政府購買服務”“政策優惠”等形式,支持社會資本興辦更多的養老服務機構,并依法予以嚴格規范監督,為更多普通家庭分擔養老負擔。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