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區將建大型停車場
隨著我市城市化進程加快,各類交通工具數量急劇增加,特別是家用轎車數量增長迅速,開車出門一“位”難求現象日益突出。記者從市車管所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區現有汽車93760 輛,但市區路邊公共停車位僅有 2698 個,無論是中心城區還是居民小區,普遍存在“停車難”問題。這個難題如何破解?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狀 : 學校市場周邊停車位緊缺
近年來,我市私家車的數量急劇增加,而城市配建停車場的速度相對機動車擁有量的增長嚴重滯后,河源城區停車難、亂停車的現象日益突出。
從空間分布來看,大型商場、餐飲娛樂、學校、市場、行政辦公等區域周邊停車難問題嚴重,如老城街心花園、大同路美食街、興源市場、市一小、市二小、市三小等都是停車矛盾突出的地方。從時間而言,早高峰時間段在學校及菜市場周邊,中午和傍晚在餐飲、超市附近,停車難問題比較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缺乏科學的規劃,受當時經濟發展水平所限,特別是老城區學校、商場、步行街、菜市場等公共場所在早期的規劃建設過程中由于觀念滯后,對停車問題的地位及作用認識嚴重不足。
“每天接孩子放學,都得提前去,不然就找不到車位。”市民劉女士說,兒子在源城區下城小學讀書,她每天去接孩子時,附近車多路窄,又沒有公共停車場,經常因為找不到車位而煩惱。記者還走訪了市區大同路、文明路、新風路一帶,這里有市一小、興源市場和密集的餐飲店,雖然是新市區,但停車難的問題也十分突出。
措施 : 新市區將新建大型停車場
為解決市區興源路、大同路、文明路區域停車難問題,市政府決定對位于市區興源路與文明路之間的四耳橋村保留點進行房屋征收建設停車場的改造。日前,記者在四耳橋村公示欄看到,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已經正式公示。根據方案顯示,征收范圍在市區大同路以東、文明路以南、新風路以西、興源西路以北的四耳橋村保留點內,項目用地約1.5萬平方米。
記者走訪了新市區興源路四耳橋停車場改造工程辦公室了解到,未來該片區域將建成占地面積約1.5 萬平方米的大型停車場,停車場設計為兩層,預計能提供約600 個停車位,以滿足附近市民的停車需求。據悉,該項目投資約2 億元,預計3 年內建成。
謀劃: 新建公共場所須配停車位
據了解,目前市區路邊停車位共有2698 個,但對于市區現有汽車93760 輛的數據,仍然是杯水車薪。怎樣新建更多的公共停車位以緩解市區停車難問題?市住建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重點行政辦公場所、商業中心、公園廣場等,都應該按要求和需求配建停車場。
據介紹,在新近規劃建設的公園廣場、商業中心、公共服務場所或道路改造項目都在規劃方案中要求配備一定的公共停車位,比如文化廣場網球場有62 個停車位,客家文化公園南門有 66 個,全民健身廣場有93 個,市商業中心有1000 多個。另外,在即將要進行的老城太平街改造,新建的紅星公園等一批項目,都嚴格要求配備一定數量的公共停車位。
該負責人還說,未來要解決市區停車難問題,除鼓勵社會資本興建停車場外,更重要的是在今后新建公園綠地、公共服務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等)及道路改造等項目時,在規劃方案中合理建設一定數量的公共停車位,以滿足未來使用需要。
相關鏈接
部分公共停車位被霸占
為規范和保持良好交通秩序和城市市容,城管部門在市區市政道路不影響行人通行的情況下設置了一些公共停車位,并劃上了黃線格,大多集中在熱鬧的沿街商鋪、機關單位、學校等公共場所和人口稠密的住宅小區周邊。但個別店鋪把一些街邊的公共停車位當成了私家車位,一些銀行、酒店、商鋪等消費場所門口都會出現“預留車位”的情況,導致需停車辦事的市民不得不繞到遠處停車。我市機動車越來越多,停車難的情況變得突出,而一些商家擅自霸占公共停車位的行為,引發了眾多市民的不滿。
交警部門介紹,市區街道的公共停車位屬于公用資源,目的是為了方便大家停車,緩解目前停車難的問題。沿街店家把門前道路的公共停車位留作私用的做法是不對的,市民若遇到這種情況,可向交警部門投訴反映,交警部門可進行查處。
本報記者 譚興孚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