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有430多年歷史“石獅李屋”本月免費對外開放
經為期一年多時間的搶救性修繕,河源市老城區有著430多年的“石獅李屋”現已修繕竣工,今年8月起對外免費開放,這座古建筑將被打造成當地有名的“河源市廉政教育基地”和旅游觀光點。
石獅李屋曾多次維修
位于河源市源城區上城北直街中段的“石獅李屋”,因其古宅門前立有一對明代紅色石獅以及系河源明代進士李燾的故居而遠近聞名,2006年,“石獅李屋”被列為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獅李屋”曾進行過多次維修。去年7月,為置換古屋部分腐朽的木質構件,當地政府再次投入200多萬元,對“石獅李屋”進行搶救性修繕。
根據修繕規劃方案,為恢復“石獅李屋”原有的風貌,施工隊已清除了原被破壞的水泥表面,恢復了原有材質地面;將過廳對面的磚混墻體恢復成青磚墻體,將門洞恢復成與過廳相對應的傳統形制門廊;同時還清除了檀條、大門、木柱、梁架上的油漆,基本保持了古建筑的本色。
此外,此次修繕還修復了門廳的大門,重鋪瓦面,恢復丁頭拱、雀替等缺失部分木構件,更換瓜柱等腐朽開裂嚴重的木構件。對隨意搭設的電線、電表箱、水管等,施工隊對其進行了遷移,并對祖堂兩側的房屋進行了修繕整治。
將建成廉政教育場所
據史料記載,李燾是明代進士,為官15任歷52年,首任是福建泉州推官,最后一職是云南巡撫,官至二品。李燾一生積極進取、刻苦讀書,清正廉明,李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人儉樸,廉潔奉公,執法無私,政績顯著,頗有建樹,人稱“槎城之魁”。
“石獅李屋”作為河源“客家古邑”城市形象品牌的一個重要人文景點,當地政府目前正計劃將修繕后的“石獅李屋”(李燾故居)打造成供后人學習、接受人文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場所,今年8月起免費對外開放。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