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共有兩個社區被評為 “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
本報訊(記者 戴湄)昨日,市地震局在建設大道社區舉行“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揭牌儀式。據悉,目前,我市有兩個社區被評為 “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分別是源城區建設大道社區、東源縣仙塘鎮街鎮社區。此外,還有5個社區被評為“廣東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區”。
社區是廣大居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場所,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前沿陣地,創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對提高廣大居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增強自救互救和應急避險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參加地震安全示范社區評選的單位,必須具備完勝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同時要積極開展地震災害風險排查,社區內建(構)筑物的抗震性能基本達到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基本消除地震安全隱患,要制定地震應急預案,經常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與培訓活動,防震減災基礎設施較為齊全。
經專家組評審,我市有5 個社區獲得“廣東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稱號,分別是:龍川縣老隆鎮烏石下社區、連平縣南湖社區、東源縣仙塘鎮街鎮社區、源城區東埔街道豐源社區、源城區建設大道社區。此外,源城區建設大道社區、東源縣仙塘鎮街鎮社區還被評為“國家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
市地震局負責人表示,我市通過開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及農村“地震安全示范村”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內各單位的應急預案、避難通道以及避難場所的建設,以加強社區防震減災能力,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我市地震安全示范縣(區)的建設。該負責人表示,計劃用5 年時間完成地震安全示范城市的建設任務,進一步為河源市民營造和諧安全的居住環境。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