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提前 我市未雨綢繆部署防汛工作進入防汛備戰狀態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 張濤)隨著汛期的到來,我市防汛工作已緊鑼密鼓地進行,全市嚴陣以待。日前,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率領國家防總防汛抗旱檢查組到我市檢查防汛抗旱工作時強調,各級三防部門要將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處置能力。
據了解,為確保今年安全度汛,去年冬天以來,我市積極開展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毀工程修復等工作,截至今年3 月下旬,我市共完成水毀水利工程修復1192 宗,完成投資1.1 億元。由于今年我市較早進入汛期,我市在 2 月份就已提前開展全市汛前防洪安全大檢查,進入防汛備戰狀態,目前全市一線防汛物資儲備有沖鋒舟105 艘、橡皮艇70 艘、救生衣1820 件及編織袋36 萬條。同時,還組建了5 萬人的防汛搶險隊伍。目前,全市已完成10990 名各類防汛責任人入庫管理和41 個鎮的三防信息接收應急保障建設,共安裝無線預警廣播100 套,給有山洪災害防御任務的942 個村發放了手搖報警器和銅鑼。
劉寧一行先后來到新豐江電廠、新港鎮水利所實地檢查,現場聽取情況匯報。據了解,由于因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我市三防部門采用 “土、洋結合”的方式開展防汛工作。“土”就是建立村級防汛責任人,讓村干部、黨員包干到戶,在險情發生時,及時通知村民轉移;“洋”就是利用手機、網絡等信息平臺,及時發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劉寧強調,防汛工作責任重大,不能有絲毫放松,尤其是水庫等防洪工程要進行汛前安全檢查,提前消除安全隱患,不能“帶病”上崗;災害發生具有隨機性,要立足防大水、抗大災、搶大險,提前做好各類防汛搶險預案準備、預警監測、救災演練等工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