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張偉平將百姓視為秤砣 做事公正贏得鄉親信任
張偉平(左三)經常與群眾打成一片,了解群眾需求。
核心提示: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秤桿子喲挑呀挑江山,咿呀咿兒喲,你就是那定盤的星兒……”早前幾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熱播,該劇主題歌也隨之風靡全國,很多市民至今仍被其優美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詞所打動。
今年48 歲的張偉平也很喜歡這首歌。“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他時常以這句話告誡自己,因為他深知,秤砣雖小,也能壓千斤。
村委會的“傳家寶”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大凡能成為一村之“掌舵人”,一靠資歷老,二靠本事硬,三靠嗓門大。坐在記者面前的張偉平,卻是白白凈凈、高高瘦瘦的客家漢子,資歷并不老,嗓門也不大,講起話來更是娓娓動聽。全村8 個村小組,545 戶,2177 人,56 個黨員,他以何服人?
培群村委會就位于通向藍口鎮的村道旁,只有兩層樓,與周圍村民的闊氣漂亮的小洋樓相比,一點也不起眼,甚至還有些陳舊。足可容納百人參會的村會議室里,正對面端端正正擺放著一老式黑板,略有些斑駁的外表盡顯其滄桑。張偉平說:“不要小瞧它,咱村大大小小的事情它都記錄在案,了然于胸,它可是咱村的‘傳家寶’!”這一“傳家寶”據說是上世紀文革遺物, 1998 年被村民從村小學“請”到了村委會“安家”,一直到現在。
百姓事百姓做主
老式黑板長3 米,寬1.5 米,其貌并不揚。然而在當地村民眼中,它就是一“公正板”。村里大小事務,在它上面一公開,村民看得見,摸得著,心里當然也挺服氣。記者注意到,今年換屆選舉時,村“兩委”各人得票數,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從1998年至現在,它見證了多少公正與公平,村里沒有人統計過。
就拿去年確定全村低保名額來說。以前,全村“吃低保”的有150 名,涉及130 戶。按照 2013 年出臺的新辦法,村低保名額要壓縮為70 名,戶數限定為 28 戶。經村小組長開會、村“兩委”討論后,村擬定了低保名額還有45 戶。全村31 名村代表齊齊聚集到會議室,就在這老式黑板上,一一列出這45 戶村民,從住房、收入、因病返貧等方面,一一作比較,擇其最困難的28 戶享受低保。
這未能享受低保的17 戶貧困村民中,張偉平堂嫂包萬英也赫然在列。住在東風小組的包萬英一家因病返貧,日子過得很困難。張偉平何嘗不清楚,曾多次給予幫助。堂嫂為此事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見面不搭理他,以后才慢慢好了。
信任價值幾何
4 月21 日,張偉平照例到村低保戶張永紅家了解生活情況。張永紅拉著張偉平的手,激動地說:“我只是一普普通通村民,也能享受到低保。書記辦事真是公道,真是個‘定盤星兒’!你辦事,咱心里服氣!”
群眾信任是無價的。征地拆遷由于其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利益攸關,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難”。2011 年,飛達礦業公司落戶該村,選址望斗崗。30 戶山林水田360 畝需要征收,5 戶人家、8 間房子需要拆遷。短短一周,培群村全部完成,無一人提出異議。
培群,故名思義,培育群英。據說是已故鄉賢陳瀚清在解放初期起的名字。培群村人才輩出,如今已走出了近80位知名鄉賢。張偉平辦事公道,也名聲在外,在眾鄉賢中甚有口碑,也贏得了他們的信任與支持。
2009 年,培群開展農村清潔活動,鄉賢出資2 萬元。也就是同一年,培群成立獎教獎學基金會,有數十位鄉賢慷慨捐資助學,其中最大一筆資金達60 萬元。如今,該基金會已累計募集資金達95 萬元,全村超過80 位優秀學子受到獎勵表彰,頒發獎金已超過30萬元。
去年張偉平考上了公務員,準備到鎮上任職,被村民和外出鄉賢聯名挽留,仍然留在培群任村支書。他說,沖著村民和鄉賢這份信任,還要干下去。
本報記者 張濤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