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恐龍骨骼化石品種增加至4種
呂君昌博士(右一)和工作人員正在修復化石。
本報訊(記者 謝素嬋)河源恐龍化石又有新發現!近日,市恐龍博物館邀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博士,對我市近期發現的第8 處及第9 處恐龍骨骼化石進行修復研究。經鑒定,第8處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是距今約6600萬年的鳥腳類恐龍,是我市首次發現的恐龍新品種。至此,河源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品種增加至4種。
據悉,第8 處恐龍骨骼化石發現地位于市污水處理廠與濱江大道之間,工作人員在工地的亂石堆中搶救出了幾塊骨骼化石,其中3 塊小化石呈扁平狀,呂君昌鑒定其為恐龍的腳趾化石,與素食的鳥腳類恐龍腳趾形狀吻合,依此可認定其為鳥腳類恐龍,距今約 6600 萬年,長度在2 米左右。
此前在東源縣與市區西北邊交界處發現的兩塊罕見古生物化石,是我市第9處發掘的恐龍化石點。經呂君昌鑒定,這兩塊骨骼化石為恐龍的肋骨化石。按照肋骨大小、長度可判斷其為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蜥腳類恐龍,恐龍大概長8-9米。
目前,我市已發現有竊蛋龍類、鳥腳類、霸王龍類和蜥腳類恐龍4種恐龍骨骼化石,在一個地方集中發現多種恐龍骨骼化石種類,在全國尚屬罕見。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