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僅為11.5張 期盼捐助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劉國華)昨日,市民政局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我市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僅為11.5 張,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在2014 年廣東省扶貧濟困日來臨之際,該局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加快推動我市養老、兒童福利機構項目建設。
據市民政局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市有養老服務機構 109 個,其中社會福利院6 間(含兒童福利院)、敬老院97 間、光榮院6 間,設有床位4637 張。主要是以保障性養老服務為主,現收養五保老人、重點優撫對象和城鎮“三無”對象共2222人。
為改變養老機構不足這一局面,我市已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社會養老事業,積極探索政府倡導資助、社會力量興辦養老事業的新路子。
根據市民政局和市財政局聯合下發的《河源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規定,對新建、擴建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按省定每張新增床位不低于3000 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對建成開業的給予每月每人資助50 至100 元運營補貼。
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今年我市財政專門列入預算124 萬元,用于支持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建設。目前,已有1 家企業遞交了興辦養老機構許可的申請。
從去年開始,廣東扶貧濟困日愛心捐贈活動已逐步從政府主導向政府倡導、媒體推介、公益慈善組織參與、社會自愿捐贈轉變,逐步使社會組織成為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的項目承接主體、募捐主體,探索募捐主體、受贈主體以及幫扶項目實施主體分別獨立運作等。
為此,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科的負責人表示,關注老人,就是關注自己的“明天”。參與捐助的愛心企業除按規定享受相應的免稅政策外,符合條件的還可以享受養老機構建成后的冠名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