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報道我市土地流轉典型 紫金聯光村做法受關注
本報訊(記者 張濤)近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報眼位置以《廣東紫金縣聯光村:一畝地上奔小康》為題,報道了紫金縣義容鎮聯光村土地流轉的典型事例,報道的專題欄目為《改革就在咱身邊》。文章稱,通過引進市場機制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方式創新,將貧困村農戶“綁”上市場經濟“快車”,是推動貧困村脫貧致富的一條新路。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是土地流轉的前提,只有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了,才能消除農民對承包地 “流轉等于流失”的后顧之憂,有利于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度嗣袢請蟆穲蟮溃摴獯宕迕駵匦恿⑴c村里的農業開發扶貧公司“恒榮”簽訂協議,將自家撂荒的3 畝土地經營權流轉給公司,自己則成為這塊土地上的“農業工人”,同時也是該公司的一個“股東”。現在,除了在公司領取工資外,溫杏立每年還有地租收入和年底分紅,從村里有名的困難戶一下子就進入了小康。
記者昨日從市農業局了解到,目前我市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正穩步推進。東源縣已確定順天鎮沙溪村、大坪村作為該項工作的試點村,涉及農戶1000 多戶、3000 多人,農田面積達3000 畝。該縣財政拿出30 萬元,正加快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目前,兩試點村已完成了航拍工作,正投入界址認定工作,將力爭在今年7 月底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市農業局相關人士介紹,除東源縣外,我市其他縣區選擇的1 個以上鄉鎮試點工作也正穩步推進。同時,我市還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縣區自主擴大試點范圍,為全面鋪開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