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政府機構改革 市物價局將不再保留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昨日,記者從全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河源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已正式印發,提出不再保留市外經貿局、市物價局兩個部門,同時新組建市商務局。市政府機構改革后,設置工作部門為32 個。
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方面,《方案》提出,我市要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社會和基層活力。做好上級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轉給市場和社會的,任何部門不得截留,可下放給縣(區)政府的,要徹底下放。在今年9 月底前,要出臺一批行政審批改革事項目錄,減少審批事項10%左右。加強對行政審批事項的管理,全面清理和取消不符合法律法規、利用 “紅頭文件”設定的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全面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和加快培育社會組織等。要通過推進簡政放權、改善政府管理等舉措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通過優化組織機構、理順部門職責關系等舉措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按照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要求,嚴控機構編制。
而在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市物價局不再保留后,其職責劃入市發改局。市發改局原來承擔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辦公室職責則劃入了此前新成立的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此外,新組建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新增加了不少職責,包括原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原市工商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原市經信局的酒類流通監督管理職責等。將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職責、市經信局的商貿流通管理、經濟協作相關職責整合,組建一個全新的部門 ——市商務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掛市口岸局牌子。此外,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由省垂直管理機構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據介紹,根據省的部署要求,我市將在今年6 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在7 月底前基本完成縣級改革。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