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轄區通航水域內至今已建成19座跨江通航橋梁
本報訊(記者 譚興孚 通訊員 陳德峰)近日,河源海事局召開《廣東省橋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宣貫會。記者獲悉,截至今年8 月,我市轄區通航水域內已建成的跨江通航橋梁有19 座,在建的包括迎客大橋等3 座。隨著跨越通航水域的橋梁不斷增多,以及水上水下施工作業、洪水及雨霧等惡劣天氣的影響,致使橋梁水域通航環境日益復雜,船舶碰撞橋梁等事故風險日益增加。
《規定》于今年7 月1 日起正式實施,該《規定》為我國首部省級橋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規定》對橋梁水域的范圍作出了界定,規范了我省橋梁水域船舶航行、停泊、作業,以及與水上交通安全有關的橋梁建設、施工、管理等活動。明確了在通航水域修建橋梁,應當設置符合規定的水上交通安全設施;橋梁建設單位、管理單位在維護橋梁水域通航安全須承擔的義務;船舶航行橋梁水域應當遵守的通航規定。
截至今年8 月,我市轄區通航水域內已建成的跨江通航橋梁19 座,在建的包括迎客大橋等3 座。部分橋梁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有的橋梁防撞裝置和助航標志設置不規范、通航要素未公告,橋區水域存在漁網等礙航物。該《規定》出臺后,對于規范橋梁管理單位、航行船舶的責任和義務,強化橋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保障我市“橋梁安全、通航安全、人命安全”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市海事部門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橋梁通航水域的監管力度,確保橋梁和水域的安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