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友接受“人民日報、人民網走進粵東西北”聯合報道組采訪
本報訊(記者 劉曦)前日, “人民日報、人民網走進粵東西北”聯合報道組來到我市,聚焦河源在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新經驗、新舉措。市委書記何忠友昨日接受報道組采訪時表示,河源將全力抓好“三大抓手”,堅守生態環保底線,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打造“廣東綠谷”,實現“綠富”雙贏。
產業園區擴能增效是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三大抓手”中的一大重要抓手,也是未來河源實現振興發展的助燃劑。何忠友指出,目前河源的發展,短板在工業,出路在于抓好工業發展,加大項目引進。
當前,河源擁有6 個省級產業轉移園,是全省省級產業轉移園數量最多的地級市。在園區的發展建設中,我市一方面抓好產業發展,培育新電子、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四新”產業;另一方面,通過開展“三賽”活動,抓項目落實,以工業項目帶動河源經濟的發展。通過“三賽”的推動,全市園區呈現加速發展的狀態。
所謂路通則財通,在破解交通制約瓶頸上,何忠友指出,我市正在加快汕湛、大廣兩條高速建設,盡快打通市到縣的連通道路,到明年年底實現縣縣通高速。
同時,我市還將一方面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交通聯系,加快高鐵的建設;另一方面,將加強與華東、華北、西南方向的聯系,加快汕昆、武深、河惠莞等高速的動工建設,全面提高我市的交通區位優勢。
此外,我市還加快了中心城區提質擴容,正全力推動江東新區發展。目前,新區城市總體規劃、起步區用地控制性詳規以及產業發展等專項規劃已經完成,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積極穩妥推進,道路、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啟動,一批項目正在洽談、簽約。
何忠友說,目前我市將致力建設好10 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力爭5 年形成規模,到2030 年,實現生產總值超過1000 億元,基本實現全域城鎮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