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龍川版“百家講壇”談古論今 各地大咖嘉賓來助陣

           
          湖南省文史館館員、著名詩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熊東遨教授曾擔任龍臺講壇主講嘉賓。

          數年前,央視推出的《百家講壇》欄目,由于開講內容新穎,主講方式特別,收視率節節高攀。別以為如此高大上的節目要在電視上才能看到,今年年初,龍川也有了本土版的“百家講壇”——龍臺講壇,這個講壇由當地幾名文化愛好者發起,從策劃到開講都由他們和一些志愿者一手經辦。在歷經近一年的摸索后,龍臺講壇已漸漸形成 “每周一小講,每月一大講” 的模式,不僅吸引了本地聽眾,受邀開講的大咖嘉賓更是贊不絕口。

          依龍臺設講壇

          日前,本地網友“梁山109”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其中一段內容大致如下:“205 國道旁的龍臺山上,有一家規模不大的寺廟,叫龍臺寺,始建于唐代,蘇轍于北宋元符元年被貶為化州別駕,后被安置在循州(龍川),在佗城居住了17 個月,其間曾到龍臺寺小住。”相傳蘇轍在龍臺寺期間也曾與當地文人吟詩賦對。“自古便有文人聚集在此,何不將講壇命名‘龍臺講壇’?”對于龍臺講壇的命名,發起人楊銳彬、殷振林這樣解釋。

          龍臺講壇的設立,起源于最初這些人設想的小型讀書會。去年,在龍川生活的潮汕、客家文化研究者楊銳彬,與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源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殷振林,龍川縣書畫協會謝忠靈等六七名傳統文化愛好者開始小范圍開展讀書分享會,但卻一直沒有堅持下去。過年后,幾人在佗城鎮龍臺寺商議,決定模仿“百家講壇”模式,成立本地民間講壇,取名龍臺講壇。

          雖然被冠名“龍臺”,但許多人并不清楚這到底是怎樣一個講壇,甚至有人認為這涉及迷信成分。成立最初,幾名成員每天總要跟別人解釋,這是一個“詮釋文化、傳遞思想、開啟智慧、交流學術”的平臺,之所以取名“龍臺論壇”,也是借用龍臺寺的文化背景。

          各地大咖來助陣

          講壇設立后,發起人通過網絡向喜歡吹水、愛聽吹水、愛好傳統文化的網友、群眾通知開講內容與日期。今年3 月21 日,龍臺講壇首期內容——《文化自信——漢字與書法》正式開講,吸引當地百余名聽眾前去嘗新。上至八旬老人,下到小學生,大伙兒對這個民間“百家講壇”評價頗高。

          別以為舉辦一場講壇很簡單,臺前幕后花了發起人不少精力與時間。楊銳彬介紹,開講前半個月,他們需要定主題,之后邀請主講嘉賓,再選擇場地、發通知等等,“每個環節都需要自己去跑去考慮”。講壇每次開講前都要選好場地,他們也順勢將從最初的無場地的短板轉變為“講什么主題內容,就到與主題內容有關的場地開講”的優勢,如講茶語就到茶莊,講儒家學說知識就申請到龍川佗城學宮。

          講壇可不像課堂講課,不是誰都能上去講,既要符合大眾口味,又要生動活潑。除了選擇場地,每期邀請嘉賓也成了發起人最頭痛的事情。為了能讓講壇如期舉行,殷振林等人到處“挖人”開講,從最初的河源本地的老師、教師,到外地學者、研究員。“只要能請到的都請,既把外面的新鮮事帶到本土來,又把龍川本地文化帶給外面的人認識。” 楊銳彬介紹,今年6 月份,在偶然的機遇下,他們還邀請了湖南省文史館館員、著名詩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熊東遨教授以及中國文化品牌研究中心博士、湖南省詩詞協會副會長、中南大學文學院宋湘綺教授到龍川公益開講。見識到大咖們的風采后,龍川許多聽眾都拍手叫好。

          怕公益模式撐不下去

          自創辦至今,龍臺講壇已開展多期活動,50 多歲的王朝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音響師,但卻成了龍臺講壇最忠實的粉絲與志愿者。“剛開始成立就認識他們幾個,后來每次活動我都去參加,去調音。”王朝陽告訴記者,每次有活動,他都要跟幾名發起人到場地了解,以方便音響設備布場,現場的所有設備都是他免費提供。盡管自己是“工作人員”,但活動開始后,王朝陽總會樂呵呵地坐著一旁聽課。

          其實提供義務服務的不止他一個,龍臺講壇所有人都是義務服務的,甚至從外面邀請講師,中間的差旅費、接待費都是志愿者自愿承擔。但幾名發起人與一幫志愿者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今年5 月4 日,龍臺講壇作為河源市第四批社會創新觀察項目正式向社會公示,這也意味著總算得到社會“正名”,有深圳鄉賢與北京學者曾多次聯系,欲前來對這個 “百家講壇”一探究竟。

          從剛開始簡單粗糙的模式,到如今流暢自如的座談交流式,龍臺講壇正一步步突破,但是幾名發起人也有自己的顧慮。“一是開講嘉賓越來越難找,二是沒經費。”采訪中,楊銳彬跟殷振林等人均表示,雛形已經形成,但這樣的公益模式一旦沒有經費支持,可能有一天就會撐不下去。

          本報記者 吳奕鎮 文/圖



          相關熱詞搜索:百家 講壇 龍川版


          上一篇:學生公交車上打鬧 安全意識淡薄
          下一篇:市區東江大橋全封閉維修 途經三公交線路將調整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日韩avapp|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国产馆手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夜栋病勤1一12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2022韩国最新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男女边吃奶边做爽动态爽| 人善交VIDE欧美| 欧美俄罗斯乱妇|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幻女free性zozo交| japanese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美女网站色在线观看| 全彩口工番日本漫画| 欧美日韩3751色院应在线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