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社區文化節首站活動圓滿落幕
現場互動環節,市民熱情十分高漲。
閱讀提示:
送優惠進社區,快樂購物在家門。周末兩日,由本報主辦的2016社區文化節首站活動在東方·尊御營銷中心前廣場舉行。該社區文化節為居民送去精彩文藝節目的同時,更把實惠貼心的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不少業主表示,希望晚報能常來小區舉辦活動。據悉,在為期兩天的社區文化節中,不僅讓消費者滿載而歸,也讓各商家們都收獲頗豐。
消費者參與熱情高漲
據悉,此次活動邀請了眾多企業與商家的加盟,旨在為市民與企業間搭建溝通橋梁,活躍社區居民文化生活。本次社區文化節參展商涵蓋了汽車、建材、家居、裝飾等行業,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選購。
記者在現場看到,消費者熱情高漲。在社區文化節第一天下午,天空雖然下起了小雨,但未能阻擋廣大市民的熱情,“原本以為下雨多多少少會有些影響,但沒想到人氣還那么旺,當然,訂單更 ‘旺’。”一建材商告訴記者,這兩天咨詢、下訂單的市民都很多,社區文化節的舉辦是商家們開拓市場、發掘潛在客戶的好平臺,尤其是商家們在面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這樣的銷售平臺對于他們全年的營銷計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商家優惠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咨詢。
參展商優惠力度“給力”
據了解,本次社區文化節,參展商們各自使出了“渾身解數”,詳盡誘人的產品介紹、折扣優惠、現場砸金蛋抽獎活動等都獲得了眾多業主的青睞。
例如:愛富蘭家具1元搶購活動吸引了眾多業主的“圍觀”;名匠裝飾現場的設計師詳細地為每位咨詢的業主解答裝修事宜。
汽車方面的優惠力度更是讓購車一族欣喜不已,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五一提前‘放價’,購車0 首付、0利息,部分車型享受10000元優惠”、“超值全包首付(含購置稅、上牌、保險),優享終身保養計劃”等優惠均吸引了眾多市民咨詢、選購。“我們向廠家申請了最大幅度的優惠讓利于消費者,平時市民買車可能只優惠幾千元,但在社區文化節,大部分汽車品牌、車型都能優惠一兩萬元,還有其他大禮包送。”一汽車經銷商如是說。
據了解,各商家的鉅惠活動讓廣大市民備受稱贊,主辦方精心準備的文藝表演、集印章抽獎贏豪華禮品等活動則讓市民驚喜不已,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才好。
這樣的實惠活動將陸續來襲
“文化節活動豐富,不但可以買到車,還能買到家居用品,除此以外,還能看表演和參與抽獎。”攜帶家人前來參與社區文化節的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這樣的活動才是廣大民居最需要的,希望以后時不時舉辦此類活動,一來方便了消費者,二來商家也能趁這個時候沖沖業績。
家住老城區的溫女士則表示自己前幾天剛從朋友口中得知社區文化節,等到社區文化節開幕后便下手買了某品牌汽車,價格比之前她去4S 店便宜不少。原來,自從市區禁助力車后,溫女士就一直考慮買輛代步車,看了幾個禮拜都沒看中,這次終于在社區文化節買到心儀的車。
據主辦方負責人透露,這樣的社區文化節在接下來幾個月還陸續有來,市民可盡情期待。
現場目擊
活動獲得商家市民齊點贊
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參展商陸續布好展位,居民們紛紛圍觀,尋找自己需要的商品。
據了解,此次社區文化節吸引了上汽大眾、上汽斯柯達、東風本田、東風風行、眾泰汽車、北汽幻速、眾泰汽車、名匠裝飾、歐派整體櫥柜、長盈電器、卓邇雅門窗、康圖陶瓷、美大集成灶、圣象地板、愛富蘭家具、康師傅綠茶、保利管道等數十家知名商家企業鼎力加盟,涵蓋生活用品、裝飾、汽車等行業。
記者在現場看到,眾多商企推出了特價優惠促銷產品,讓業主驚喜不已,更有其他小區的業主聞訊趕來,參加此次社區文化節。有不少居民表示,河源晚報社主辦的社區文化節非常受歡迎,商企宣傳了自己,老百姓得了實惠。有商家代表在活動之后也表示,今后有機會,將繼續參與河源晚報社組織的活動。
獲獎市民上臺領獎。
現場獎品豐富貼心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業主準備了豐盛的獎品,只要來到現場的居民都可以領到抽獎券。主持人為了活躍氣氛,還進行了互動游戲,不少業主們爭著上臺參與。
周六晚7 點30 分進行第一次抽獎時,舞臺下站滿了市民,每當主持人念完一個抽獎券號碼,大家都會仔細核對手中的抽獎券。“我中獎了”、“沒想到,我也中獎了”,在活動現場,有不少業主獲獎后欣喜若狂。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獎品很是豐富,有精美電飯煲、康師傅綠茶、愛家水杯、精美雨傘、玩具等。現場不少業主表示,重在參與,不論中獎與否,他們都在享受著現場的快樂。
文藝節目開場舞《動感魅力》。
業主紛紛發“朋友圈”分享快樂
業主紛紛發“朋友圈”分享快樂除了豐富的獎品,主辦方還為廣大業主朋友獻上了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豐富的節目表演獲得了居民的一陣陣掌聲,在現場,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市民的熱情一直感染著活動現場。
街舞表演、武術表演、學生舞蹈……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一個接一個,特別是南開學校學生表演的武術,一招一式有模有樣,惹得臺下一片叫好聲。臺上的表演激情四射,臺下觀眾看得熱鬧,他們里三層外三層將舞臺圍了個水泄不通。現場還有不少“微信控” 們拿起手機,將一個個節目表演拍下來,在朋友圈里和好友們分享歡樂。
本報記者戴湄戴昉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