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以中小河流治理為重點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對于我市來說,生態文明建設是一篇大文章,全市水利與三防工作要跟生態文明保護緊密結合起來。昨日下午召開的全市水利與三防工作會議提出,要切實落實新時期的治水思路,堅持生態治水、依法治水,全力推進以中小河流治理為重點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設,把我市中小河流治理建設成具有嶺南水系特色的精品工程。
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是補齊我省水利防災減災工程體系短板,關系山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我市的建設任務包括30宗項目、72個河段,涉及河道達514.5 公里。市委書記張文對此高度重視,批示要求中小河流治理“要確保進度、確保質量、確保安全、確保廉潔、鞏固成果,加強督查督辦”。
市長彭建文在會上要求,要認真總結推廣中小河流治理“河長制”建設和管理經驗,中小河流治理要在滿足防洪減災功能的基礎上注重生態功能,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將防洪保安與生態、景觀、休閑、文化等社會化功能的提升相結合,將河道治理與綠色城鎮化、鄉村文化、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強化精品意識,持續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河道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著力構建水生態安全屏障。
目前我市已進入汛期,三防形勢不容樂觀。根據市三防指揮部會商分析,今年全年降水量在1700至2200毫米之間,較往年平均偏多1成左右;對我市影響較嚴重的臺風有1至2 個,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較大,階段性、局地性的災害性天氣可能較重,汛期降水集中期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局部性洪澇地質災害。
彭建文強調,要抓好防汛備汛工作,認真排查整改防汛安全隱患,立足于“防大汛、抗強臺、搶大險、救大災”,開展應對臺風 ——暴雨——流域洪水災害鏈聯合防御的實戰演練。同時,堅持明督暗查,持續開展 “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陪同檢查,直奔基層、直插現場)三防督查,直面問題,嚴肅紀律,督促落實屬地、行業三防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聞1+1
“村村通”自來水工程 納入深圳幫扶河源“籠子”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特大喜訊!困擾我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的資金問題將不再是“攔路虎”。昨日召開的全市水利與三防工作會議透露,目前我市已與深圳市相關部門達成協議,將“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納入深圳幫扶河源的“籠子”。另外,根據已達成的協議,我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還將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
據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要求各地在2018 年要全面完成,以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短板。經過多次協商,我市與深圳市達成合作協議,將 “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列入幫扶項目。目前源城區已先行先試,在去年全面完成了 “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任務。據了解,不包括源城區在內,“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涉及我市農村總人口274.69 萬人,規劃總投資177647萬元。
會上,市政府與各縣及江東新區簽訂 “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責任書,立下軍令狀,確保在2018 年與全省同步解決“村村通” 自來水問題。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