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河源將推出改革 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這為我市工商系統加快建設服務型工商指明了方向。日前,市工商局局長胡克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四最四低”營商環境,助推河源加快融入深莞惠經濟圈。
據悉,為打造“四最四低”的營商環境,本月中旬市工商局出臺了《河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發揮體制調整優勢、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從“放管服”三個方面制定了45 條措施,從建設高效服務型機關、行政審批改革、監管方式轉變、提升窗口服務等方面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其中,10 月1 日起,我市將推出“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進一步將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整合進來,減少企業辦事環節;試行源城區、江東新區、市高新區有關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同城通辦模式;推行“一門式”“一網式”登記模式,積極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讓當事申請人“足不出戶”就可辦理營業執照。
為服務河源“南融”行動,市工商局采取了針對性措施。在深圳對口幫扶河源產業園區實行工商登記業務一體化,企業設立、變更、注銷、經營場所等登記事項參照深圳改革服務標準執行。同時,縮短辦事時限,凡材料齊全、符合法定條件的,辦證辦照審批期限由規定的7 個工作日縮短為3 個工作日內辦結,如能夠做到即來即辦的,當天予以辦理完畢;企業設立注冊、場所變更、股東變更等重大事項,凡其提交的書面材料經形式審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即可受理,不再進行實質性審查。
在推進工商體制和商事制度改革方面,胡克勤表示,將突出工商服務前移,實行權責清單管理,將工商行政職權事項由原來的 629 項調整為目前的468 項,依法進行職權調整;推進商事登記與經營項目審批相分離登記制度改革,按照“非禁即入”精神,消除 “證”“照”關聯,實現“證照分離”。另外,還將對企業名稱登記、住所登記、企業注冊資本繳付、中小企業冠省名條件、企業(前置)審批等方面,進一步放寬條件和限制,最大限度方便群眾,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