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理念 |貧困村的干部群眾喜議“脫貧攻堅戰”
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今后5 年要打好“兩大戰役”,其中之一就是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作為全市第一民生工程、頭等大事,市黨代會號召全市干部群眾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不破樓臺終不還”的勁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爭當全省脫貧攻堅排頭兵。
這對于我市的貧困戶來說,不啻為一個極大的喜訊。從市扶貧辦到脫貧一線的貧困村,從駐村干部到一般的貧困戶,廣大干部群眾對此反響熱烈,認為市黨代會上描繪的“作戰”藍圖讓他們既感到振奮,更感到壓力,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積極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加快脫貧奔康步伐,實現到 2018年與全省同步奔小康的目標。
劉育漢(中)聽了宣講后,對自己甩掉“窮帽子”信心十足。
市扶貧辦:
“一體兩翼”促貧困戶脫貧
前日上午,市第七次黨代會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市扶貧辦專門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提出要著手開展2016 年脫貧攻堅考核工作,對是否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全市2016 年要減少3.8 萬貧困人口”任務進行全面評估,堅持實事求是,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同時,市扶貧辦還提出,2017 年是我市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要緊緊圍繞 “2017 年基本實現脫貧”的目標要求,及早謀劃好新一年的工作,爭取80%的建檔貧困戶人口在2017年實現脫貧。
會議強調,落實好市黨代會精神,當前要下決心突出抓好貧困戶增收工程、貧困戶保障工程、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等重點工程,尤其是貧困戶增收工程,要堅持開發式扶貧,用發展的辦法解決貧困問題,把增加貧困戶收入作為扶貧工作開發的重點和難點來抓。要實施“一體兩翼”戰略,即發展產業為“一體”,轉移就業和扶貧培訓為“兩翼”,促進貧困農戶增收。255個貧困村都要建立合作社、協會等產業化組織,帶動貧困農戶發展生產,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種養效益。同時要加強部門協調,確保五保低保戶全面落實兜底扶持政策,貧困戶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保障政策落實到戶到人,扶貧政策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做到“政策銜接、對象銜接、管理銜接”,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
車前村:
春節前“泥巴路”就要修好了
當日下午,剛剛參加完會議的市扶貧開發服務中心主任、駐車前村第一書記張華便馬不停蹄地趕到紫金縣黃塘鎮車前村宣講市黨代會精神,想盡快讓村里的貧困戶們也知道市里描繪的“作戰”藍圖。
豆坑小組的貧困戶葉育漢一家正在蓋新房,一棟正在矗起的平房在周圍幾棟土坯泥瓦房中顯得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順利的話,他家年前就可以住進新屋了。今年 51 歲的葉育漢聽了張華的宣講后,高興地說:“這很好啊,我也是脫貧攻堅的受益者,要不是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前后5 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幫著建了這棟平房,我至今還在土坯房里望‘屋’興嘆呢!”隨同的車前村支部書記張子成也說,從省到市、從縣到鎮,新時期的脫貧攻堅戰,黨和政府比前兩輪都要重視,這次市黨代會更是把脫貧攻堅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很好,“對于2018年全村脫貧,我很有信心”。
落實在于行動。從葉育漢家出來后,張華和張子成還一道來到正在建設的通往沐田生產隊的村道建設現場。山谷里機聲轟鳴,喧鬧異常,數十個工人正在加緊施工。這段長達3.4 公里的村道要翻過海拔近400 米的高山,鋪設難度相當大,總投資達到150 萬元。目前這段村道已鋪設好了1.5 公里,天氣晴好的話,剩下的春節前即可鋪設完畢。這段村道開通后,整個車前村將基本結束走“泥巴路”的歷史。投資150 萬元只為修 3.4 公里的村道,這可是“大手筆”,張子成告訴記者,之所以花這么多錢來修這條村道,是因為這段村道不僅僅可以解決300 多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村道關系著上萬畝林地的開發,可謂關系著車前村的長遠發展。除了修路,投資90 多萬元的下田新橋將于下月動工建設,投資30 萬元的100 盞路燈安裝也將于下月動工,春節前實現亮燈。
陳村村:
開發旅游打造幸福小山村
這幾天,東源黃田村陳村村臘梅次第開放,滿山遍野花團錦簇,讓人留連忘返。陳村村貧困戶陳星光說,如今又逢市黨代會提出要打好脫貧攻堅戰,這對于陳村村的貧困戶來說,可謂雙喜臨門。他希望自己不僅僅是在2018 年脫貧,還希望能依托村里良好的青山秀水發“生態財”,在家門口向外地游客賣當地的土特產。
陳村村有山有水,在當地遠近聞名。山,是茂盛的山林;那水,也是極其清澈。雖值冬季,溪水并未斷流,流勢也未見減少。多數地段,一條小溪潺潺而流,只見溪聲,未見溪水。森林資源相當豐富,常年森林覆蓋率達到90% 以上,堪稱又一個“野趣溝”。每年春節前,正是臘梅開花時節,整個陳村溪流邊姹紫嫣紅,格外喜人,一些城里人還專程前往陳村賞梅花。
村支書陳國富說,市黨代會描繪的發展藍圖也給了他發展村級經濟的信心。接下來,村里將抓住精準幫扶的大好機遇,打造秀麗小山村,讓沿著溪邊賞梅賞菊花在陳村村成為現實。據悉,駐村工作隊已制訂好了旅游開發的計劃,沿溪邊鋪設景觀道的工程也將于近期動工。
除此之外,陳村村還將投入38 萬元增設 150 盞路燈,解決村民夜間出行問題,項目已經啟動;投入資金25 萬在陳村小學樓頂安裝 27 千瓦的光伏發電組項目也已經啟動,完工后采用自發自用模式保障村集體用電,可保障村民活動中心、文化廣場、路燈用電等。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歐陽春霞
相關新聞
市委組織部:
把黨建工作落到實處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前日,市委組織部召開全體干部職工大會,學習傳達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并就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作出具體部署。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姚楚旋強調,組織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市黨代會報告的精神實質,重點是學習關于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容,結合組織工作實際把握好“五個從嚴”,進一步明確方向、理清思路、研究舉措,確保將市黨代會精神領會到位、貫徹到位、落實到位;部機關各科室和各部門要結合本職工作,圍繞市黨代會的目標和明年的組織工作要求,認真研究和制訂好明年的工作計劃,確保市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會上,市委組織部機關干部職工紛紛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表示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把學習體會和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全力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
市旅游局: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
本報訊記者黃冉通訊員劉利才26 日,市旅游局召開全體干部職工會議,傳達學習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會議強調,全市旅游系統的干部職工要把思想統一到市黨代會做出的決策部署上來,促進河源旅游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實現市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嶺南健康休閑旅游名城”的目標。
會議要求,全市旅游系統要突出改革創新,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以“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為契機,大力推進我市旅游業從資源和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推進產業園建設,推動萬綠湖景區爭創國家5A 級景區;加快鄉村旅游建設,推動旅游新業態發展,以鄉村旅游示范點引領帶動,加大產業融合,豐富我市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全力推動河源旅游形象宣傳,打響“大美河源·綠野仙蹤”的品牌;引導民宿產業有序發展,形成鄉村休閑養生旅游新亮點,培育和孵化一批高品質的鄉村民宿點的建設和品牌的形成;發揮“旅游+互聯網”的作用,推動智慧旅游建設,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